初秋的山风掠过奉新县柳溪乡的山峦,带着晨露的清冽吹散了城市黏腻的闷热,却把山上那只“金饭碗”吹得愈发滚烫。清晨的薄雾像层薄纱裹着整片山林,龙辉已在“九百山居”民宿的露台上支起木桌,手里的抹布正细细擦拭着青瓷茶杯。
“10年前刚上山那会儿,眼里除了望不到头的竹子,真没见着啥能换钱的宝贝。”他抬头迎向穿堂而过的风,额角的汗珠被吹得四散,笑容里满是藏不住的满足,“现在可不一样了,每到周末,城里人的车能从山脚排到半山腰,都抢着来这儿住两晚。”城里人千里迢迢追寻的这份草木清气,光是去年就为他的民宿带来了120多万元的收入。山风里飘着的,仿佛都是日子越过越兴旺的甜香。
源自乡野的独特魅力,在山下的澡溪乡杨坪村汇聚成改变乡村命运的蓬勃力量。溪水潺潺,风格各异的民宿点缀青山。村民赖远斌在“风雅颂”民宿里忙得脚不沾地:“以前山沟沟留不住年轻人。现在可好,老屋拾掇拾掇成了民宿,来这儿的客人一拨接着一拨,儿子女儿都回来帮忙了。”杨坪村318户村民中,已有72户经营民宿,每户年均增收超8万元,创造了300多个本地就业岗位,连带着山货也成了热销货。暑假旺季,村里更是一房难求。昔日沉寂的山村,如今变得活力十足。
承载着更深的期待,奉新民宿正加速从“住宿”向“住宿+”升级。2025年初,仰山乡的“若谷山房”获评国家乙级民宿。这里坚持保留老房子的夯土结构,将山水的岁月痕迹与休闲的度假居室相融合。来自南昌的游客张女士感慨:“南昌的夏天太热了,住在这儿心里感觉特别宁静,让人很放松。”奉新民宿,已经不止于一张床铺,它们正精心构筑着满足精神需求的空间美学,为旅客提供安顿心灵、体验当地文化的独特栖所。
目前,全县注册经营休闲乡村民宿1200余家,年接待游客超29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4.49%。奉新民宿,正以青山为幕、院舍为笔,绘就一幅物质精神双富足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