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宜丰县九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体验峡谷漂流。 (本报记者 李亦杰 摄)
宜丰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麓,九天漂流山谷间欢笑声回荡;天宝乡平溪村的玫瑰花海中,游客们身着汉服拍照打卡,手工坊里飘出鲜花饼的香甜气息;夜幕里洑溪天沐汤集的温泉池中升起袅袅热气,星空下山林温泉舒适惬意……
近年来,宜丰县凭借生态优势,把山水做成产业,让乡村火了、村民富了。众所周知,景区往往是一时“出圈”容易,持久旺盛不易。记者走进该县实地调研,探寻当地文旅产业的“长红”密码。
花香四溢 农文旅融合出新彩
晨光熹微,平溪村花缘纪小店里已经香气四溢。和面、制作馅料、擀酥皮、烘烤……经过一道道工序,一块块美味的鲜花饼新鲜出炉,等待着游客的“垂青”。“我们的鲜花饼销量很不错,旺季时店里一天客流量有几百人。”店员刘丽华告诉记者。
漫步村中,玫瑰花海与一幢幢传统建筑相映成趣。该县深挖特色资源,将玫瑰花与当地传统罗酒融合,打造以“醉香罗酒、花满平溪”为主题的玫瑰小镇。小镇种植玫瑰20余亩,有40余个品种、近6万株,在保留传统民居特点的基础上,融合打造玫瑰主题园、鲜花饼手工坊、民俗酒家、汉服体验馆、餐饮店等业态,达到在保护中开发利用的效果。
花无百日红,如何跳出“花期”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平溪村眼前的难题。“我们栽种的玫瑰花花期主要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为实现农业经济的四季持续发展,我们还在林下种植菌菇,让这两种经济作物形成互补。”平溪村林下食药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工作人员梅婷介绍道。该村新建成8亩林下菌菇园,主要种植猪肚菌、玉木耳等高营养菌菇,通过生态研学与体验采摘的发展模式,填补了当地文旅项目的淡季缺口。
一个项目带动一方就业。今年的玫瑰花海虽将近落幕,但玫瑰小镇周边业态仍在运营阶段,这也让不少返乡村民以轮岗方式实现家门口就业。“我以前在外地打工,如今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对这个工作很满意。”刘丽华满脸笑容。
今年上半年,平溪村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22%。从“花事”变“常事”,乡村也有了长线发展的底气。
山水相依 “漂流+民宿”带民富
骄阳似火挡不住一批批前来宜丰九天漂流的客人。在参天古木的掩映和清流激湍的裹挟中,乘漂流筏顺流而下,全长3.5公里、最大落差达228米的漂流之旅给游客带来持续清凉体验。“这里的漂流很刺激,如果有机会我明年还会再来。”刚下漂流筏的游客张女士还沉浸在刺激的漂流体验中。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