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林下生金 绿富双赢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第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一版)实现单产翻倍,每亩纯收入超3000元,引得周边昌傅、刘公庙、临江等乡镇农户争相效仿,推广种植面积1万多亩。

除扶持壮大本地种苗保障基地,该市还主动加强与专业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三子一壳”及九牛草等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研发。建设种质资源库,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其中樟树市林业发展中心枳壳种质资源库已成功申报省级库,正在冲击国家级库。同时,出台“揭榜挂帅”配套措施,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合作,申报国家级、省级平台建设。出台招才引智“新五条”,支持企业引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转”出一片新天地

在店下镇官塘村笋竹两用林基地,10多名村民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正忙着给竹林加装水肥一体化系统。“经过公司的精心管理,这些竹子越长越好,为我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劳作间隙,村民陈桂清说。

陈桂清提到的公司是竹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近年来,该市积极探索山林经营新模式,通过政府积极引导、企业自主经营、农户自愿参与的方式,因地制宜流转林地经营权,让广袤的山林焕发出勃勃生机。

数年前,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竹林靠留守的老人、妇女打理,长势越来越差,一根毛竹还没一根甘蔗值钱,竹林生态功能逐步退化。山上倒伏的竹子、堆积的枝叶越来越多,造成森林火灾隐患,并常常发生较大面积的竹林病虫害。

2023年3月,阁山镇4户农户联合成立竹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新探索“企业托管+笋竹两用林”模式。该公司负责人胡建伟介绍道:“我们以每亩30元至50元的租金集中流转集体和散户竹林,通过清理残次竹与杂灌优化林相,精选2年生健壮母竹定向培育竹笋,采笋2至3年后老化竹材归还原主,实现笋材循环收益。”截至目前,该公司托管竹林超4000亩,带动50余户林农增收,形成租金保底、务工薪金、竹材分成的多元收益链,竹农年收入显著提高。

这种山林经营模式不仅增加了林农收入,而且提升了竹林质量和生态功能,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