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富硒笋成就好日子

日期:08-12
字号:
版面: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赶早把笋摊开,别错过好日头。”罗贤秋夫妇早早来到晒场麻利地将笋片摊开,摆放整齐。近日,铜鼓县大塅镇双红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晒笋季”。

走进双红村,四面环山,竹林绵延,竹资源得天独厚,全村6.9万亩山林中竹林有3.7万余亩。

“以前守着满山好笋干着急,现在村里企业敞开收。”罗贤秋难掩欣喜。过去,村子偏远、销路难寻,好资源难变现。如今,13家竹笋加工企业扎根双红村,年加工笋制品2000吨,产品远销海外,年经营收入超亿元,不仅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4万元,还提供超150个岗位,吸引百余人返乡、500余名村民上山挖笋增收。

“赶上挖笋时节,每天都有五六百元收入,还都是现钱。”罗贤秋一笔一笔算着增收账,“我老婆还去笋厂打零工,每月又能多赚两三千元。”靠着挖鲜笋、做笋干、笋厂务工,夫妻俩收入十分可观,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1年以来,双红村通过“党组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整合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打造富硒笋品牌,实现了笋竹资源从“自然生长”到“产业增值”的转型升级,走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为提升竹林出笋率、激发产业发展动能,截至2024年,双红村对4000亩低产低效毛竹林进行了高标准改造。春笋出笋率是原来的5倍,冬笋出笋率也显著增加。今年,双红村把改造面积增加到7000亩。

“竹子全身都是宝。接下来我们会在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上发力。”双红村党支部书记李龙说。今年,双红村“两委”多次实地考察,与厂家达成合作,将竹加工废料转化为扫把原料,实现“变废为宝”。

如今,电商热潮也吹进了这座小山村,罗贤秋的妻子化身“带货主播”,在直播间里绘声绘色地推介自家笋干、蜂蜜、罗汉果等特产。罗贤秋满脸笑容地说:“现在政策好、路子宽,咱们的日子就像这直播间的人气,越来越旺,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好日子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