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铜鼓县港口乡赤洲村热闹非凡,“清凉碧湾海,欢乐一夏游”乡村文旅活动在此启幕。“放木排”的民俗活动与93%森林覆盖率的秀美生态风光相映成趣,吸引千余名游客共赴这场生态与文化的盛宴。依托优质生态基底发展旅游,当地村民在家门口稳稳端起了“旅游饭”。
当天,赤洲村“碧湾海”景区人声鼎沸,1000余名游客与媒体、网红齐聚,共同体验这场融合民俗风情、非遗魅力与生态好物的特色盛会。
地处大山深处的赤洲村,过去交通不便。每到涨水季节,村民便利用金沙河及其支流水系,将木头扎成木排运送人员和货物至集镇及周边乡镇贸易,这便是当地特有的“放木排”水运方式。活动现场,游客们登上木排,在悠悠碧波上饱览两岸风光,沉浸式感受独特民俗文化,秀美景致让人沉醉。
“跟朋友一起来的,这里风景美,人也特别好客,之后肯定会带家人再来。”游客樊意玲笑着说。
此次活动是铜鼓县深耕“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模式、激活乡村旅游潜力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港口乡引进“碧湾海”景区作为运营商,重点打造“江西省乡村森林公园”——港口乡赤洲村。这里因金沙河段一湾碧水得名,空中俯瞰神似太极八卦图,是当地最负盛名的水景。这里依托93%的森林覆盖率与I类标准的清澈水质,区域内负氧离子含量超10万个/立方厘米,优良生态使其成为周边游客夏日避暑首选地。截至目前,“碧湾海”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
“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变‘砍树’为‘看树’,让老百姓从过去以砍伐木头获得主要收入,转为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配套产业增收。”铜鼓县港口乡党委书记辛洪平表示。
依托优质生态,港口乡还孕育出清水石斑鱼、生态大米、蜂蜜、黄精、竹笋、茶叶等十几种生态好物。这些绿色产业年产值达800万元,带动100余名村民增收,平均为每个村集体经济贡献收入50余万元。通过景区带农户模式,村民能在景区务工;游客的到来也让土特产有了销路,村民收入不断增加。
“本地种的土特产,游客都来买,有了收入。现在发展得这么好,对我们赤洲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赤洲村村民莫丰云言语中难掩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