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陈洁报道:“怎么查看灭火器是否有效?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下面,我来给大家演示……”近日,在袁州区灵泉社区的“安全体验屋”内,消防救援队员正手把手指导居民操作灭火器。这是市应急管理局联合灵泉社区开展的“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活动中的一幕,也是全市首个应急文化主题社区建设的生动缩影。
为切实增强居民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能力,我市以打造应急文化主题社区为抓手,以挂点社区结对帮扶为契机,将应急管理服务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从口号变为行动,切实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走进灵泉社区,安全元素随处可见:沿街商铺张贴着燃气泄漏应急处理指南,小区楼道悬挂电动自行车充电警示牌,宣传栏变身“防溺水微课堂”……最引人注目的是社区中心的“安全体验屋”,屋内陈列着灭火器、防毒面具、急救模拟人等设备,墙上挂满家庭用电、火场逃生等图文教程。居民邹新平刚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现在能实际操作,心里踏实多了!”
我市针对社区老人多、商户密的特点,设计“商铺防火”“独居自救”等场景化课程,通过“动手学+现场练”模式,让居民在模拟灭火、结绳逃生等互动中掌握技能。为提升实战效果,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消防、红十字会等部门(单位),分层定制演练方案:商户主攻“密集场所逃生”,老年人演练“突发疾病求助”,儿童学习“防溺水自救”。“地下商超着火,请有序撤离!”警报响起,商户和居民在消防员引导下弯腰捂鼻,沿安全通道快速疏散。这是灵泉社区开展常态化应急演练的场景。市应急管理局还联合小区物业、商场管理人员、辖区消防人员、医护人员等组成应急指导队,在演练中现场示范急救技巧、疏散方法,演练后收集居民疑问并逐一解答。同时,鼓励社区志愿者担任演练助手,带动更多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人人懂流程、个个能帮忙的社区应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