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三亚晨报

蓝色求索路

日期:07-28
字号:
版面:第07版:鹿回头       上一篇    下一篇

  ■何顺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伟大诗人屈原的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人生逐梦的真谛。在二十余载军旅生涯里,这句名言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无论岗位如何变换,始终怀揣梦想,执着求索。

  踏入军营,从列兵到军官,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逐梦而行。若说有什么人生感悟的话,那就是所有的成长进步都是靠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怀、战友的帮扶,当然更离不开自身对梦想的不懈追寻。靠学习攒底气,凭实干铺路基,这些看似朴素的道理,实则是镌刻在军旅年轮里的真心话。

  新兵连结束后,我成为一名水兵,不到两个月,领导让我兼任文书,收发报刊成为日常。从小就喜欢读书写作的我,文书工作刚好给了我一个契机,一有空闲就到图书室读书看报,读着读着便想动笔记录身边的好人好事。业余时间采写的官兵事迹,先在营区广播、《锚训快报》上崭露头角,后来对自己满意的稿件,就鼓起勇气向军地媒体投稿。当《向靠岸的军舰求救》和《当兵当得棒,回家就吃香》等稿件先后被《海口晚报》《人民海军报》登出后,不仅得到了上级的表扬,更让宣传部门注意到我这个爱写作的新兵。后来,作为新闻报道骨干被选派参加相关的培训,对新闻采写才有了系统学习,写作能力得以提高。当兵那几年,在《解放军报》《海南日报》等报刊发表稿件(图片)百余篇(幅),1995年12月第一次荣立三等功,这份肯定给我的新闻写作之路注入了动力。后来考入军校,在团、师级政治机关任职期间,我深耕政工业务,发挥文字表述优势,总结撰写的经验材料与理论文章,陆续见诸《舰连政工》《政工导刊》等刊物,渐渐成为机关里的笔杆子。

  2004年3月,人生迎来重要转折。上级机关想借调,我却执意要去基层带兵。赴任的单位,连续三年与先进不沾边。我和“一班人”达成共识:先聚气,再干事。从思想疏导到作风养成,从日常训练到装备保养,我们一点点啃硬骨头。第一年拿下师级先进,第二年摘得军级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与先进党支部双桂冠。任教导员第三年,我在“四会”政治教员评比中层层闯关,最终获得海军“十佳优秀四会政治教员”称号,这份全海军通报表彰的荣誉,比任何勋章都让我振奋。

  一年后,我从教导员岗位调任某团大队政治处主任。告别朝夕相伴的战友,怅然之情油然而生。但角色转身容不得迟疑,很快适应了新岗位的节奏,打开了局面,勤恳工作中渐有收获。三年后,因工作实绩突出,我晋升为团大队政治委员。

  回望二十余载军旅之路,始终坚持做好三件事: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校准人生坐标;刻苦钻研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履职尽责根基;以赤子之心踏实干事,不负岗位重托。点滴付出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四次荣立三等功,十多次获评先进战士、优秀机关干事、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基层主官,而海军“十佳四会优秀政治教员”的称号,至今想起仍觉得十分荣光。在我书柜最显眼的位置,那厚厚的一沓红色证书静静躺着,每一本都有一段拼搏的时光,每一本都有一个值得回味的故事。

  感恩组织的培养,感谢领导的指引,感激战友的扶持,部队这片热土,承载了我一生的情结。正如那年“4·23”海军节,我在诗中写下的:

  一日海军人,

  终生蓝色亲;

  梦回多少泪,

  谁解味中真。

  完成军人使命,脱下军装转业地方已数年,但“上下求索”的人生信条从未改变,它指引着我在人生新征程上继续前行。每逢“八一”,胸中仍会心潮澎湃、激情满怀。二十七年军旅生涯,教会我的不仅是责任和担当,更是那份“转业不转志,退役不褪色”的忠诚与坚守——这,便是一个老兵的赤诚与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