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三亚晨报

敦煌的风

日期:07-14
字号:
版面:第07版:鹿回头       上一篇    下一篇

  ■罗灯光

  月牙泉:留取清泉润敦煌

  你是天穹遗落鸣沙山的一弯新月。

  你是西王母开蟠桃会乘兴赠予敦煌的那方瑶池。

  你是上帝听闻河西干旱专门送来的一泓清澈。

  月牙泉,你在沙漠的裹挟与威逼之中坚挺着,四季不竭,千年不涸。

  亭台楼阁因你而起,你的周边墨客骚人唱和之声不绝于耳。

  七星草因你而生,给你的裙边装饰一层青翠,彰显着生命的韧性。

  铁背鱼因你的滋养,成了背如铁、腹似雪的长寿鱼,成了传说中能治病的神鱼。

  你经多年的修炼,创造了七星草和铁背鱼同食延年益寿的妙招,奉献出你的独家神奇。

  抵御住恶劣的环境,对抗住敌意的逼近,抚平内心的波澜,你留取清泉润敦煌的信念无比坚定。

  你的精神感动了鸣沙山,鸣沙山甘愿化作你的背景,衬托你的容颜美若天仙,跟你一道给人文敦煌描一个自然图标,绘一个文化符号。

  你是一个传奇!一条哲理!

  一句古诗把我带来玉门关

  我问过春风:你因何不度玉门关?春风笑而无语。

  我问过苍天:玉门关因何不让春风进去?苍天低首无语。

  垂髫时感觉的困惑,日暮了仍然不解。杜鹃声声:不如归去。我最终千里迢迢来到了玉门关(遗址)。

  一股狂风突然卷起沙尘翻滚着,像一群狰狞的魔鬼扑面而来——如此欢迎仪式也令我无语,却扑不灭我探索的那把火。

  汉长城的风骨挺立不倒,当谷燧也没有随所点燃的狼烟远去,而一拨拨的戍边将士又在哪里呢?

  地底下冒出明孙七政的垂泪之音:“紫塞黄云万里间,征夫一望总潸潸。今古沙场惟白骨,几人生入玉门关。”

  立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小方盘城,走进去便是汉“玉门关”了。当年来自西域驼着玉石进关的驼铃声,把关门挤瘦了,关门于是用玉石镶嵌起来,由此得来的“玉门关”之名盈满财气。

  小方盘城,你残留至今依然高大的城堡,敞开的迎来送往的两个大门,见证了2100多年前的辉煌。玉门都尉在此办公,在此指挥军事防御。出入境人员经此办理通关文牒。都尉一坐,不怒自威。将士们披甲出征,旌旗蔽日,刀枪林立,威武雄壮地涌出关门,那又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呢!

  大方盘城,戍守西北官兵的“奶娘”,你所囤积的粮食衣物军需储备,曾怎样温饱过人们的灵魂。你残存的条块纵横的黄土夯墙,是你不屈的骨骼,还是你不愿放弃的荣誉绶带?仓亭燧虽为土坯筑就,但它的忠诚永不褪色,始终陪伴着你,多少个春秋了,总是在你身边默默守望。

  玉门关,你在保护丝绸之路商队和使节的安全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黄沙和时间都埋不掉你的功勋。

  春风,还有什么理由不度玉门关呢?

  我和王维相遇于阳关

  到此探寻唐王维送别诗的意境。

  到此感受古人西出阳关的悲凉。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字字直击人类的情感软肋,感动了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

  汉阳关都尉府就摆在那里!汉长城重要的阳关烽燧就建在那里!

  未到阳关(遗址),没完没了的沙漠已撞累我的眼眸。

  未到阳关,茫茫苍苍的戈壁滩已令我一片茫然。

  西出阳关,举目远眺,苍凉、萧条、凄怆连绵不绝,尤其不难设想“西出”之后“无故人”,更令精神孤寂难捱。

  ——这不就是王维的担忧吗?

  遗址上,大漠的风一直抚摸着汉时原物——阳关烽燧。它居高临下,遥瞰四野,为阳关的近卫与耳目,乃“西出”之首途,游子牵肠挂肚的一方标志,历经2000多年风雨侵蚀,仍留残高4.7米,我将崇敬和它亲密合影,之后与王维不期而遇。

  王维顶着盛唐田园山水诗人的桂冠,穿着像他的诗一样潇洒自如。

  我说诗人先生,晚生来迟,这厢有礼。

  他笑了,笑我的作揖生硬。

  我直讲他酒量不及李太白,但肝胆相照的劝酒成了千古绝唱。

  我直讲他当年并不知道阳关长什么模样,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却无意成全了阳关。

  我感慨他的诗让阳关名垂青史,也让他长留阳关。

  他捋捋胡须笑得更灿烂了。

  阳光瞬间收起可人的鲜亮,一派模糊中,王维渐渐退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