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三亚晨报

这份夏季健康攻略请收好

日期:07-09
字号:
版面:第06版:健康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炎炎夏日,高温来袭。长时间的高温高湿环境,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而言,是一段需要格外小心的时期。记者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的信息,整理出慢病患者夏季健康攻略,助力慢性病患者平安度夏。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夏季易波动

  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面临特殊的血压变化:气温升高会使人体血管扩张,血压可能有所下降;但高温环境下出汗增多,若补水不足导致血液浓缩,又会使血压升高。此外,空调使用频繁带来的室内外温差大,也容易导致血压波动。

  心脏病患者夏季发病风险显著增加:高温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出汗多、血液浓缩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易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另外,室内外温差大造成的血管频繁收缩和舒张,也会增加心脏疾病发作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夏季需警惕血糖波动:天气炎热会导致食欲下降,饮食结构的改变可能引发血糖波动;出汗多若不注意皮肤清洁,容易引发皮肤感染,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可能刺激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进而使血糖升高,影响血糖控制。同时,高温环境下胰岛素若保存不当(如置于高温环境中),可能会影响药效。

  慢病患者夏季健康需关注三个方面

  饮食方面,首先要坚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其次要注意多喝水,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等,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冰镇饮品,以防刺激肠胃并影响血糖、血压控制。最后要合理安排餐食,做到少食多餐,避免过饱或过饥。对于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每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适当增加燕麦、苦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

  生活习惯方面,适当运动很重要,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注意防暑降温,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下的长时间停留,外出时要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家中要保持通风良好,合理使用空调和电扇,避免空调风直吹身体,室内外温差一般控制在5~8℃为宜。规律作息不可或缺,要保证每天不少于7小时的充足睡眠,睡前可适当泡脚、喝杯牛奶,帮助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对慢性病控制有积极作用。情绪管理也不容忽视,夏季天气炎热易使人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慢性病患者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激动、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病情监测方面,一是要加强定期监测,由于夏季气温变化大,病情容易波动,监测频率可适当增加,例如高血压患者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天测量3~4次血糖。二是要严格按时服药,不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需严格遵照医嘱服药,若服药过程中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夏季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是一段挑战期,但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合理安排饮食和生活习惯,就能平安度过这个炎热的季节。

  (卢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