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三亚晨报

从细节入手 让肠道安然度夏

日期:07-02
字号:
版面:第06版:健康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卢智子

  随着气温攀升,细菌进入“活跃期”,夏季成为细菌性腹泻的高发时段。记者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梳理权威科普知识,带你了解细菌性腹泻的防控要点,远离“病从口入”的夏日困扰。

  1 细菌性腹泻:肠道传染病中的“夏季常客”

  细菌性腹泻是由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弯曲菌等细菌引发的肠道传染病,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常伴随腹痛、呕吐、发热等表现。这类疾病既可散发出现,也可能引发聚集性疫情,需提高警惕。

  病菌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侵入人体,生熟食品交叉污染、未彻底加热的隔夜剩食等都是高危因素。此外,人与染病动物的密切接触,以及苍蝇、蟑螂等昆虫的“媒介作用”,也会加速病菌传播。

  生食海鲜、砧板生熟混用、饭前便后不洗手等行为,会大幅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不仅易感染,且发病后症状更严重,需重点防护。

  2 四道防线构建“肠道防护网”

  通过构建四道防线,可以降低感染细菌性腹泻的可能。

  一是饮食安全。海鲜、肉类需彻底煮熟,中心温度达70℃以上;生熟食品分开处理,砧板、刀具要专用;冷藏食物温度控制在4℃以下,食用前务必热透;避免饮用山泉水、河水等未经消毒的天然水。

  二是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处理食材前后,用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降低病菌经手入口的风险。

  三是环境管理。发现污染及时清理并消毒,防止病菌扩散至环境中。

  四是疫苗防护。目前在国内主要有rBS/WC霍乱疫苗和伤寒疫苗两种,其中,rBS/WC霍乱疫苗属于口服型疫苗,可预防霍乱及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腹泻,适用于2岁以上人群及旅行者;伤寒疫苗属于注射用Vi多糖疫苗,推荐伤寒高发地区人群、旅行者及儿童接种。

  3 轻度可居家,重症需就医

  轻度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米汤加盐溶液等补充水分。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腹泻持续不缓解或伴随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口干舌燥);

  成人高热超38.5℃、儿童超39℃,或粪便带血、黏液;

  腹痛剧烈或出现皮疹、皮肤瘀斑、呕吐严重、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特殊情况;

  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出现腹泻症状。

  4 科学治疗原则:勿滥用抗生素

  补液优先:低渗口服补液盐为首选,脱水严重需静脉补液;

  慎服抗生素:盲目用药易破坏肠道菌群,需经医生诊断后规范使用;

  辅助治疗:蒙脱石散、益生菌可改善症状,缺锌儿童可通过补锌缩短病程。

  疾控中心提醒,夏季肠道健康需从细节入手,做好饮食管控、手卫生管理及疫苗接种,方能筑牢防线,让肠道安然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