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布三年行动方案打造智能电力龙头之城
日期:09-30
本报讯 (记者 孙江锋) 9月29日上午,我市举办“重塑重振中原电气谷”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将实施《许昌市打造智能电力的龙头之城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推动我市智能电力产业在创新引领、龙头带动、规模跃升上实现新突破。发布会上,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对《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
《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发展总目标:到2027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力装备企业总数将在180家以上,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在20家以上,显著展现龙头带动优势。《行动方案》聚焦“一核四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系统规划了16项重点工作任务。《行动方案》强调,将优化“一中心+基地+三园区”的布局,做强做优魏都区重点企业本部高能级职能管理与科技研发中心,在建安区建设制造中心大生产平台与中试检测服务基地,打造经开区特高压产业园、高新区智能电网产业园、智能配网产业园等3个百亿级产业园,通过扩存量、引增量,持续做大产业总量。
《行动方案》对4个基地的特色发展路径进行了清晰引导。长葛市利用郑许一体化区位优势,拓展光伏储能与充电桩配套产业;建安区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加快装备产业园建设;魏都区聚焦发展总部经济与智能电力研发;经开区则以特高压输变电和智能输配电设备为发展重点。构建“重点+配套”联动的企业发展“雁阵”,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培育更多“小升规”企业。
《行动方案》提出,将依托中原电气实验室,通过技术攻坚、生态重构与人才聚合,加速电力装备产业从“配套制造”向“标准制定”与“技术输出”跃升;以中原电气实验室为平台,大力引进院士、领衔专家等高端人才,弥补产业发展的人才短板,构建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同时,通过建立零碳产品检测认证中心,推动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许昌电力装备的品牌影响力。
下一步,我市将实施市级领导包联企业制度,建立“政产学研金”联动机制和动态调度制度,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为将许昌早日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智能电力龙头之城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