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修补术助力61岁跌倒老人快速康复
日期:09-29

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医生正在查房。
本报讯 (记者 赫欢欢 文/图)“我和妹妹年纪轻,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紧急情况。这次多亏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医护人员,他们不仅医术高超、诊断准确,而且护理特别细致,手把手教我们翻身、拍背,比自家人还操心。真心感谢你们救了我母亲一命!”9月24日,患者刘阿姨的大女儿紧紧握着医生的手,话音未落泪水已盈满眼眶。
事情要从3个月前说起。6月14日,61岁的刘阿姨在自家卫生间不慎摔倒,当时并未昏迷,但出现头痛、恶心症状,家人立即拨打120。在送医途中,刘阿姨情况急剧恶化,心率下降并陷入昏迷。许昌市人民医院迅速启动MDT多学科联合会诊,EICU、麻醉科手术部、介入导管室及神经外一科专家迅速集结至复合手术室。CT显示,刘阿姨右侧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第四脑室铸型。专家团队预判了多项手术风险并制定应急预案,麻醉科手术部也同步完成术前准备,随后进行“脑室钻孔引流术”并同期完善颅内血管检查。
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主任霍晓锋进行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排除了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病变,并顺利完成“脑室钻孔引流术”。术后复查CT显示,刘阿姨右侧额叶脑挫伤较入院时明显进展,并出现占位效应,病情危急,须开颅进行血肿清除。
“复合手术室的优势在于可同时进行介入与开颅手术并且术后可即时进行CT复查,这是我院的常规流程。正是这一措施及时发现患者右侧额叶血肿进展,若病情延误,将危及患者生命。”9月24日,主治医师靳瑜说。
为进一步清除右侧额叶血肿,专家团队决定施行去骨瓣减压术,并将取下的颅骨低温保存,为后续颅骨修补作准备。在材料选择上,靳瑜与家属充分沟通,详细说明自体骨移植和颅骨替代材料的差异。家属了解到自体骨排斥反应小的优势后,毫不犹豫地选择采用自体骨进行后期修补。一切就绪后,专家团队为刘阿姨精准实施右侧额叶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手术历时一个半小时,顺利完成。随着治疗推进,刘阿姨逐渐苏醒,在早期康复介入下,肢体活动和语言功能逐步恢复。
3个月后,9月14日,刘阿姨身体状况符合手术指征,顺利接受颅骨修补手术。目前,刘阿姨恢复情况良好。
“母亲能恢复得这么好,除了医生判断准确、手术精准外,还离不开护理团队的贴心照护。”刘阿姨的大女儿告诉记者,“从ICU转回普通病房后,每天早晨,护士长带领护士给我们整理病床,微笑着和我们问好。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护士每小时都来查房。每个护士都很有耐心和责任心,一遍记不住就教两遍,亲自指导翻身、拍背,比家属还细致周到。”
据悉,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持续推进“叙事护理”服务模式,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与情感共鸣,通过贴近患者内心世界,让护理服务更精准、更有温度,广受患者及家属好评。
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通过与麻醉科手术部、重症医学科等部门反复磨合,现已形成高效协同的管理链条,致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可靠的诊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