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许昌晨报

告别“粗胳膊”烦恼!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05版:第05版次       上一篇    下一篇

33岁的关女士近年来一直有个烦恼:乳腺癌术后左臂日渐肿胀,比右臂粗了一大圈。皮肤僵硬发紧的不适感让她备受煎熬,整个夏天都不敢穿短袖,甚至不愿出门社交。在省内多家医院辗转求医无果后,她来到许昌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就诊,得知这里成立了上肢淋巴水肿专病门诊。治疗一次后,她就感觉肿胀感减轻;治疗三次后,症状明显缓解,左右手臂粗细基本恢复一致。

关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据许昌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主任李平介绍,乳腺癌术后,有些患者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问题。乳腺癌保乳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相对较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风险是保乳术的2倍。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在20%到50%,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为根治术的1/3到1/2,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概率仍有6%到10%。有些患者如果术后患侧上肢进行重体力劳动、缺乏功能锻炼、感染等,也会诱发或加重上肢淋巴水肿。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规范、精准的诊疗服务,许昌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成立了上肢淋巴水肿专病门诊,位置在鹿鸣湖院区门诊4楼E区乳腺疾病诊区。

上肢淋巴水肿专病门诊最大优势在于整合了诊疗资源,将问诊、评估、治疗等环节集中在一个区域完成,解决了患者多次辗转不同科室的奔波之苦。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不仅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还保障了诊疗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该门诊组建了实力雄厚的医护团队,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4名,还有3名护士取得了淋巴水肿治疗师资质,在淋巴水肿诊疗方面拥有丰富经验。该门诊开展手法淋巴引流、压力治疗(如穿戴弹力袖套)、功能锻炼、皮肤护理等保守治疗,以及针对重症患者的手术治疗,形成了成熟的上肢淋巴水肿管理模式。

“我们特别注重手术指征的把握。”李平强调,“不是所有乳腺癌患者都需要做淋巴结清扫术。对于临床检查阴性者,我们为其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尽量减少对腋窝的损伤。患者如果术前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可以先做新辅助治疗,降期后可能保留腋窝。而对必须做腋窝清扫的患者,医护团队会通过进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居家淋巴水肿排流等方式减少淋巴水肿的出现。”

患者就诊后,医护人员会先进行详细评估,然后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和居家锻炼指导。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等方式,医护人员会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当好患者的“健康管家”。

上肢淋巴水肿早期一般表现为上肢沉重、酸痛、皮肤紧绷、按压有凹陷性水肿等,如果症状持续加重,会出现皮肤增厚、变硬、角化过度,甚至出现疣状增生,导致肢体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上肢淋巴水肿可防可治,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乳腺癌术后患者应避免在患侧胳膊抽血、测血压、输液,避免用患侧胳膊提重物,避免患侧胳膊长时间下垂或受压,并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避免蚊虫叮咬等,以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李平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