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管秸秆禁烧呀!”9月25日,襄城县库庄镇西沈村村民司国志站在自家责任田前,查看田间秋作物长势,几名工作人员来到他面前,寒暄了几句后,向他宣传起秸秆禁烧政策来。
“老乡,秸秆禁烧,防治大气污染,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们这条管道里的水,城区几万市民每天都在吃,出现污染可了不得。”领队的襄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保障中心的同志耐心解释。
“中!我保证不烧,还要给这几家也说说,都不能添乱子。”司国志拉着他们的手表态。
襄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保障中心(移民服务中心),管辖着首端宴窑站到末端城区管理站区域,以及管道两侧30米的保护范围,确保长达25.88公里的南水北调分支输水管道安全运行。目前,省、市、县正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该中心积极投身其中。
“从8月底开始,我们就组织一支16人专职巡查队,每天开展不间断监测,尤其把59个阀井周围区域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和禁烧控制区域,与所在乡村共建共管,杜绝垃圾倾倒、黄土裸露、垃圾和秸秆焚烧。我们在向土地所有人宣传今年秋季秸秆禁烧政策的同时,固定专人看死盯牢秋收情况、秸秆收获进度、秸秆处理状况。”该运行保障中心负责人介绍。
南水北调分支输水管道穿越禹州市、襄城县的5个乡镇近30个行政村,襄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保障中心领导积极到辖区乡镇,共商防控措施,共议疏解方案,堵疏结合,高质量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今年秋季雨水多,我们也要体谅农民的难处。这几天我们正与汾陈、山头店、紫云等乡镇的畜牧饲养场联系,了解他们对秸秆饲料的收购标准,准备帮助沿线农民进行秸秆转移,彻底消除焚烧隐患。”襄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工作人员李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