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许昌晨报

许昌秋韵浓沃野庆丰登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03版:视觉许昌       上一篇    下一篇

收秋

堆晒辣椒。签约摄影师 刘喜芳 摄

晒秋

晾晒玉米和大豆。本报记者 牛书培 摄

丰收的喜悦。签约摄影师 马宁 摄

管护冬枣。本报记者 牛书培 摄

希望的田野。签约摄影师 刘海龙 摄

秋分至,岁稔时。

在秋阳的照耀下,许昌的田野像被打翻了“调色盘”,铺展出一幅绚丽的丰收长卷。

田地里,沉甸甸的谷穗与金黄的玉米棒交相辉映,风过处翻涌起金色浪涛;菜畦间,火红的朝天椒像一簇簇火焰,映红了农民的笑脸;烤房边,金黄的烟叶堆积如山,醇厚的焦香弥漫,见证着辛劳与收获;车间内,一个个块头相近的红薯,经过选、洗、剁、磨等环节,变身为一根根光亮透明、粗细均匀、筋道爽口的粉条……这满目的丰盈,是大地对耕耘的回馈,更是许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

田间的变化,藏着丰收的密码。从“藏粮于地”到“藏粮于技”,许昌以创新与匠心守护良田。高标准农田里,智能灌溉系统精准补水,北斗导航农机往来穿梭,“新农人”追着网络学农技,昔日“望天收”变身“吨粮田”,让“手中有粮”的底气愈发厚实。

丰收的喜悦,早已不止于仓廪的充实。从“卖原品”到“创品牌”,许昌特色农业结出富农硕果:农产品直播间里热闹非凡,带着泥土气息的瓜果蔬菜,通过屏幕走向更远的市场;昔日闲置的农房改造成了民宿,田埂上的欢声笑语里,藏着乡村旅游的红火;合作社的账本上,分红数字一年比一年亮眼,村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笑意,“土疙瘩”里长出了“金疙瘩”。

庆丰收,更要惜丰收、谋丰收。近日,《许昌市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12个乡村富民产业链将进一步推进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沐浴着秋光,我们放眼眺望,金色的田野与整洁的村落相映成趣,丰收的旋律与振兴的号角和鸣共振——许昌的乡村正以饱满的姿态,在希望的田野上继续书写新的篇章,绘就“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