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建安区张潘镇水田村的烟田里,烟叶随风摇曳,村民们穿梭其中,将采收下来的烟叶捆扎好后装到田边的电动车上。
“现在是烟叶采收烘烤的关键期,我们得抓紧时间干活儿。”水田村党支部书记田振宇说,水田村有40年的烟叶种植传统,有较为丰富的种植经验,且土地表土疏松而心土紧实,非常适合烟叶种植。目前,该村共有耕地3300多亩,种植烟叶1600多亩,村中烟叶种植户60余户,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格局。
育苗是烟叶种植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为了保障烟叶种植质量,积极推进烟叶产业发展由稳产保供向优产优供转变,早在一二十年前,我们就建设了育苗基地。从烟苗的温度和湿度管理、水肥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消毒检疫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全力保障烤烟的品质和产量。”田振宇说,目前,育苗基地能够满足该村及周边村庄移栽需求,也为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烟叶要成“金叶子”,烘烤是关键。为保障烤烟收割品质和进度,进一步方便烟农,水田村还建设了现代化的电能烤房,真正做到“烤房建到村头,烟农心里不愁”。“煤烤房效率低而且污染大。2022年,我们村将79座煤烤房改建成了电能烤房,有效解决了烟叶烤制问题。2023年,我们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80多万元,新建10座电能烤房,再加上今年新建的10座,目前水田村共有电能烤房99座,能够满足群众烤烟需求。”田振宇说,相比煤烤房,电能烤房不但安全而且能实现自动控温,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和烤制成本。
种烟大户张东安说:“我在村内种植烟叶40多亩。现在用电能烤房烤制烟叶省劲儿多了,烤出来的烟叶质量高,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干其他农活!”
烟草产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农户种植烟叶的规模,多的可达上百亩,少的也有20亩左右。每亩产量在600斤左右,每亩收入万元左右。”田振宇说,“此外,烤烟等也有力地带动了村内及周边村庄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现在,我们村没有闲人。年轻人可以从事打烟、装烟工作,每天可收入300元左右,而年纪大一些的人则可以从事烟叶分拣工作,每天也有60到80元的收入。”
种下“金叶子”,奏响乡村振兴“富民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耕烤烟产业,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推动烤烟产业向规模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让烟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叶’,带领更多群众走上富裕之路,用产业之笔描绘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田振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