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禹州市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
“药不经禹州不香”的民谚流传千年。如今,在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这份“香”有了新注解——现代化饮片生产车间内精准高效的数控炮制设备,与老药工手中传承百年的非遗炮制刀具交相辉映;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里的道地药材,通过现代化物流体系实现从田间到终端的全链条追溯。
今年以来,禹州市以推进“种植标准化、药企科创化、交易数智化、产品生活化、节会市场化”进程为抓手,加快建设中药饮片集聚、药食同源示范、中药炮制传承、中医康养休闲“四个高地”,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1—6月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千年药都”正以全新姿态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作为中医药重要发祥地、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禹州市的中医药产业根基深厚——拥有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禹州药会”“禹州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分别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种道地药材中,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州丹参、禹州半夏、禹州金银花等6种药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如今,这份“家底”正通过标准化种植实现提质扩容。
通过“药商+种植合作社+药农”模式,禹州市建成千亩丹参防风、千亩连翘、千亩迷迭香等多个千亩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形成“东南草本成方、西北木本成林”的种植格局。目前,禹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年产药材9万吨,产值达7亿元。2024年,随着北京中垦道地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禹州市正积极推进1万亩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加速种植标准化、规模化进程。
生产端的“守正创新”,让传统药香飘向现代市场。在河南润弘本草制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传统丸剂炮制工艺与现代化提取设备高效配合,其建设的河南省现代中药丸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河南省惠安堂药业有限公司在2024年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集中采购中,以84个中选规格跻身全国前十,是河南省唯一一家集采品种全部中选企业。目前,禹州市已集聚中医药加工、生产企业74家,涵盖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生物制药等多个门类,产品超1000种。禹州市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和青蒿素提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夏药都中药材大数据创新中心的中药云平台等创新载体,正持续为产业注入科技活力。
交易流通的“数智化”转型,是禹州市中医药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有着战国起源史的禹州药市,如今正通过“五大质量管理体系”和“三大路径”重塑市场形态。已备案的华夏药都健康智谷项目,将联合京东健康打造“一馆三中心四平台五基地”,构建“药都云”特色产业园云平台;药慧园二期已有3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未来将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目前,禹州市中药材市场年销售额达60亿元,500余家药商经营品种超2000种,通过智慧化改造,让中药材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
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让“药都”品牌更具温度。今年以来,中医药文化夜市、炮制技艺传承、中医药进校园等活动接连开展,“中药材传统种植”正被积极申报许昌市级“非遗”项目,孙思邈医药研究院等平台也在申报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既要让老祖宗的技艺传下去,也要让中医药融入现代人生活。”禹州市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禹州市将抓住河南省支持禹州建设“豫产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示范种植基地”的机遇,重点推进5万亩“禹”字头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开发精制饮片、即食饮片等新产品,以市场化模式筹备第十五届药交会,让“千年药都”在转型升级中焕发更大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