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在给环卫工人和特殊群体发放早餐。
本报讯 (通讯员 龚琦 于晓玲 文/图)9月12日清晨,在经历了一天的大雨之后,凉意渐浓,然而,许昌高新区尚集镇“爱心粥屋”让忙碌的环卫工人和特殊群体倍感温暖。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粥,一声声亲切真挚的问候,使这里不仅成了一个吃饭的地方,更成了附近群众最温暖的“打卡点”。
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8月28日,由许昌高新区组织发起的尚集镇“爱心粥屋”公益项目正式启动。这间45平方米的“爱心粥屋”位于该区尚集镇碧桂园云邸社区用房内。这里交通便利、环境整洁。粥屋面积虽不大,但冰箱、消毒柜、直饮水机等设施一应俱全。同时,粥屋还建立健全了卫生与服务管理制度,全力打造舒适、安全的爱心就餐环境。
“爱心粥屋”自运行以来,已累计为环卫工人、低保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爱心粥700余份、馒头1000余个,服务群众超700人次。“爱心粥屋”的出现,不仅温暖了特殊群体的早晨,更点燃了整片社区的爱心。先后有60余名志愿者自发前来帮忙,盛粥、发馒头、打扫卫生,每个人都在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最实在的关怀。
粥屋从发起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爱心粥屋”公益项目倡议发出后,许昌高新区75家单位和近千名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共募集善款5万余元以及大米、小米、玉米糁等物资,营造了“人人参与公益、共建共享温暖”的浓厚氛围,为“爱心粥屋”持续高质量运转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爱心粥屋”项目运作规范,尚集镇建立社区党支部轮值及机关干部带头的服务机制,招募志愿者20余名。他们有的是社区党员,有的是附近居民。大家排班轮值,从清晨开始,每日负责熬粥、分发餐食与清洁整理等工作,确保群众在温馨有序的环境中用餐,真切感受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以前早饭总是随便应付,如今有了爱心粥屋,每天早晨都能喝上热乎乎的粥,真心感谢党和政府!”环卫工人李女士感动地说。
下一步,许昌高新区将持续加强社会动员,切实推动“爱心粥屋”公益项目长效化、规范化运行,将这一暖心工程打造为展示许昌高新区基层治理与文明风尚的重要窗口,确保“爱心粥屋”长期飘香,让更多群众从一份粥、一个馒头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