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加强校长队伍建设,许昌市教育局于2025年4月启动“好校长成长”讲堂,组织市直学校书记、校长、副校长分享教育管理中的所学、所思、所做。自今日起,本报节选刊登讲堂上分享的署名文章,以飨读者。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一所学校,需以系统思维构建育人体系,以深耕精神夯实发展根基。许昌市第一中学立足办学实际,围绕“筑牢党建根基、完善制度保障、提升育人能力、规范教学管理、助力教师成长、培育健全人格”六大维度,探索高质量教育发展路径,为师生成长赋能,为教育发展提质。
一、筑牢党建强师工程,夯实育人思想根基
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构建长效化、常态化师德建设机制,对师德失范行为坚持“零容忍”,以制度刚性划定职业底线。同时,注重价值引领与行动引导相结合,推动教师将育人初心融入日常教学中,把关爱学生落到具体行动上,引导教师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让党建引领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红色引擎”。
二、落实学校管理制度,激活办学内生动力
制度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而执行则是制度的生命力所在。许昌市第一中学以精细化管理制度为教育教学质量保驾护航,通过明确教职工工作职责与岗位要求,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工作氛围,有效提升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以“行动力度”传递“制度温度”,带头遵守制度、执行制度,让制度从“纸上条文”变为“实际行动”,切实发挥制度对学校发展的助推作用,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提升班主任育人水平,打造优质育人阵地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学校育人的关键力量。学校围绕“做幸福班主任”的目标,明确班主任角色定位与工作方向:一是认定“教育品牌”身份,树立“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一群好班主任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理念;二是明确“双重使命”,既要规划学习型、民主型班级愿景,也要以“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为学生培养目标;三是牢记“四条底线”,坚守不功利、不懈怠、要公正、要宽容的职业准则,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四、规范常规教学行为,筑牢质量提升防线
教学常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学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委委员分学科下沉年级备课组,对同头备课、课堂教学进行精准督导,确保备课规范、课堂高效。同时,建立“三级巡查”制度,实现教学管理无盲区:教务处每日专项抽查,聚焦教师上课与学生学习情况;年级组每日动态巡查,关注课间秩序与自习课纪律;值班领导随机督查,保障校园整体教育教学秩序,以全链条管理筑牢教学质量防线。
五、加强青年教师培训,积蓄学校发展动能
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学校聚焦“师德、专业、创新”三个赋能方向,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以师德赋能筑牢教育初心,引导青年教师树立高尚教育价值观;以专业赋能夯实教学根基,通过教研活动、师徒结对等提升教学能力;以创新赋能激活发展潜能,鼓励青年教师探索教学新方法。同时,强调专注与情怀的重要性,引导青年教师摒弃浮躁心态,杜绝“躺平”思想,专注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以持久至诚的投入扎根教育事业。
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践行全面育人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许昌市第一中学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从五个方面推进育人实践:一是强化常规管理,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二是深耕校园文化,以主题活动、文化阵地滋养学生心灵;三是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运动习惯;四是优化主题班会,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助力成长;五是关注心理健康,及时干预,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无捷径,唯有深耕细作、久久为功。许昌市第一中学在教育沃土上持续耕耘,既关注教师成长,也重视学生发展;既夯实管理基础,也创新育人路径。未来,学校将继续遵循教育规律,以脚踏实地的坚守、精益求精的追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