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许昌晨报

闻“汛”而动保障民生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多部门联动保障市民出行

9月10日晚到9月11日,许昌市区迎来降雨天气。为保障市民在雨天正常出行,维护城市有序运转,交警、环卫、市政等多个部门迅速行动,积极应对降雨带来的各种情况。 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许昌供电公司423名抢修人员充实一线

严格电网运行监控 确保电力有序供应

本报讯 (记者 王利辉 通讯员 焦永生)9月11日,许昌遭遇强降雨,在许昌供电公司110千伏付庄变电站,变电运维人员根据该公司气象灾害黄色预警响应,冒雨对变电站进行检查,全面掌握强降雨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的影响,切实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面对暴雨天气,许昌供电公司以“迅”防“汛”,组织生产运维全体员工全面进入防汛临战状态,密切跟踪灾害天气预测预警情况,严格电网设备运行监控,及时消除设备运行隐患,全力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可靠有序供应。

许昌供电公司安排调控人员时刻关注天气情况,认真监视设备潮流变化,密切关注电网运行情况,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随时应对电网突发事故;同时,实时联动“电网一张图”“气象一张图”,实现防汛风险预测预警信息的分级、分时发送,进一步提升电网设备的防汛抗灾能力。

许昌供电公司还组织输、变、配运维部门在13支日常巡视队伍的基础上,成立38支特巡队伍,突出汛情防御重点,加大对汛情涉及的“三跨”线路、沿河地段输配电线路和重点变电站的巡检力度,及时掌握灾害天气可能对设备运行带来的影响,切实超前强化防汛措施落实。

在此基础上,许昌供电公司开展抢修人员、物资、装备、车辆前置部署,“第一时间”组织423名抢修人员充实到各抢修站点,调配106台抢修车辆,备足抢修装备、物资用品,按照“应急抢修不过夜”的原则,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用电故障,切实做到快速响应,确保“第一时间”到达报修现场,最短时间排除故障,最大限度减少停电影响,全力保障客户用电。

市水利部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启动应急机制 全力排水防涝

本报讯 (记者 武芳 通讯员 黄艳)为有效应对强降雨,全面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市水利部门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最紧要的关口。

9月10日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机制,市水利局同步启动城市排水防涝Ⅳ级应急响应机制,并向各县(市、区)政府发《关于抓紧做好本轮降雨前各项工作的提醒函》,对排水口启闭、人员与设备预置、易涝点值守等工作进一步细化安排。

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实施河湖水系降水作业,城区水系主要河流清潩河、灞陵河、饮马河放空下游河段,降低上游河段水位,共计提前下泄水量约250万立方米;结合水系调度提前打开入河排水口,排空存水,闸门值班值守人员提前到岗到位。

水利部门将应急抽排设备提前预置到位,中心城区18台移动泵车按照“一点一策”提前预置,做好抽排准备。降雨期间在八一路、瑞贝卡大道、昌盛路、屯田路、五里岗路等10余个严重积水路段进行抽排。

按照叫应机制落实联合值守,对64处易涝点位和11处立交涵洞责任人员通知提醒到位,降雨期间街道办事处在现场巡查值守并及时报送积水信息,交警部门负责交通管制,城管部门做好雨水箅子养护,水利部门根据积水信息组织应急抽排;密切关注泵站等重点排水设施,安排人员在各泵站现场值守,确保稳定抽排。此外,市水利局3个督导组重点对64处易涝点位应对值守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指导各区实施道路积水应急处置。

市交通部门组建30支应急队伍

排查公路桥梁 确保运输安全

本报讯 (记者 孙江锋 通讯员 林海龙)9月10日20时至11日6时,我市遭遇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面对严峻雨情,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行动,将防汛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

市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传达省市防汛会议精神,启动行业防汛应急响应,9月11日5时将响应等级由四级提升至二级,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组建30支共1180人的交通运输应急队伍,提前部署人员、物资和装备。截至11日7时,公路部门已排查农村公路641公里,疏通桥梁排水孔10处,未报告灾情信息。

为保障应急转移和物资运输,市交通运输局组织140台避险转移车辆,单次最大转移能力3797人;组织188台货运车辆,累计运输防汛物资4094吨,所有车辆设备实行定位、定车、定人、定联系电话“四定”管理,确保快速响应。同时,督促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多渠道发布线路调整信息,目前,客运班线、城市公交及轨道交通已暂停运营。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紧盯雨情、水情变化,动态调整防汛策略,确保险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调度资源;加强与应急、气象、公安等部门协同联动,在道路管控、人员转移、物资运输等方面形成合力,针对跨区域难题联合制定解决方案;待本轮降雨结束后,进一步优化防汛预案,科学补充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队伍的实战演练,持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为后续防汛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水厂干部职工24小时坚守岗位

奋力做好应急防范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本报讯 (记者 王利辉 通讯员 王占胜)9月11日,我市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许昌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等级由四级提升为二级。

供水部门快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成立三个应急保障小组,供水安全、供水抢险、后勤保障等应急小分队全员到岗、随时待命。汛情面前,水厂员工齐心协力筑牢“防汛保供”安全堤坝,不断巩固和提升供水保障能力,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特大暴雨天气面前,各水厂负责人带队巡视生产防守重地不眠不休,一线员工24小时坚守岗位,巡设备、查隐患、排险情、堵漏洞、清障碍,全力以赴保障供水安全。曹寨水厂一线员工密切关注着生产区域的防水状况,对水泵、控制柜等重点设备运行情况实时监控,严防死守,确保安全生产;周庄水厂工作人员蹚着积水疏通井箅子、查看排水口和厂区外河道汛情;董庄水厂厂长陈永强、副厂长何胜利带队检查重点部位防汛安全工作;麦岭水厂对水源地井群及设备设施不间断进行检查巡视。

目前,降雨还在持续,由于应对有序、保障有力,城市供水运行平稳,出厂水的水质合格达标,市民正常用水未受到影响。各水厂将继续密切关注、随时掌握汛情,坚持防汛、安全供水两手抓,用实际行动做好汛期生产和服务工作,用责任和担当构筑“防汛保供”安全防线。

市住建局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居民小区等加强管控

从严从实抓好防汛工作 切实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本报讯 (记者 高伟山 通讯员 田苗)为积极应对本轮强降雨天气,连日来,市住建局聚焦住建领域防汛重点区域、关键部位,开展隐患排查,消除安全盲区。尤其是在市级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市住建局立即行动,从严从细从实抓好防汛防涝各项工作,切实保障汛期城市运行安全。

在房屋建筑施工和市政工程方面,我市组织在建工程全部落实停工措施,派出10个指导组对施工项目防汛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指导。我市着力加强重点部位管控,指导项目聚焦基坑、起重吊装、安装拆卸、地下暗挖等工程,加强现场巡查,强化风险管控;加强现场防灾保护和各类用电设备管护,对临时建筑、围墙(挡)、标示牌等易发生坠落的构筑物落实加固、拆除等安全措施;加强溺亡事故防范,排查施工现场范围内可能导致人员溺水的水坑、水池、水渠等危险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范;加强市政工程基坑安全防范,全面排查基坑开挖情况,增加人员巡查频次,对具备采取排水、加固措施条件的迅速落实,坚决防范基坑坍塌风险,保障车辆人员出行安全。

在居民小区方面,市住建局在前期组织各物业服务企业储备防汛物资、加强值班值守的基础上,指导各物业服务企业立即设置防汛挡板、堆放防汛沙袋,不间断巡查小区围墙、低洼部位、地下空间出入口、供水供电等设备机房,及时进行积水抽排,消除风险隐患;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向居民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业主关闭门窗、做好自身防护,提前转移低洼处物资和车辆,远离地下空间和低洼部位。

市民政局巡查探访特殊群体住房安全、基本生活保障情况

强化防汛物资保障 守牢防汛安全防线

本报讯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高彦)“防汛物资和生活物资储备得够不够?”“排水系统是否运行正常?”9月10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来到魏都区新时代老年公寓、魏都区福利中心等地走访,查看防汛措施落实、物资储备等情况,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切实守牢民政领域防汛安全防线,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做好民政系统本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严格落实“123”“321”防汛工作要求,密切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和应急响应启动通知,“第一时间”将气象信息转发至辖区下级部门和各民政服务机构,确保信息传递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为防范暴雨带来的安全隐患,市民政局深入开展汛期房屋、电气、消防等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以及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残疾人的巡查探访和避险保护工作,跟进了解特殊群体住房安全、基本生活保障情况,确保民政服务对象安全度汛。

市民政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强化防汛物资保障,组织基层机构做好培训教育和防汛应急演练,确保在汛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做好汛期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通信畅通;认真做好各类信息的上传下达,增强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快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郑许公司503人连夜集结24小时值守

动态调整行车计划 尽力降低出行影响

本报讯 (记者 许廷合 通讯员 辛蔚)9月10日至11日,郑许地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面对严峻雨情,河南郑许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许公司)闻“汛”而动,以扎实的前期准备、迅速的应急响应和暖心的客运保障,构筑起坚实的防汛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9月10日接到暴雨预警后,该公司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领导班子靠前指挥,13支应急救援队伍、503名抢险人员迅速集结,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守。他们对易涝区域实施每小时巡查,利用应急平台实时传递信息,确保险情“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面对持续强降雨,该公司根据许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动态调整行车计划,果断实施郑许线八千站至高铁许昌东站停运、长安路北站至八千站小交路运行模式,最大限度降低降雨对群众出行的影响。同时,抢险人员迅速使用防汛沙袋、挡水板和大功率水泵等设备,全力阻断积水涌入、加速抽排。众多一线人员彻夜坚守,在车站出入口、区间线段连续作业,有效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并及时推进运营恢复工作。

郑许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防汛抗灾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平安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