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专题党课

表彰“青年先锋”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元宵节主题活动

音乐类社团活动

读书交流会

校园篮球赛
钟灵毓秀,望莲花湾畔,云开清朗。胸怀锦绣,负壮志,笔下风雷激荡。德修其厚,礼行于细,处处文明倡。清风盈袖,正是少年模样。
百载砥砺图强,初心如磐,教泽长流淌。化作春潮拍岸起,今古书声交响。情牵学子,躬耕苗圃,桃李盈园香。立德树人,杏坛雅韵流芳。
——《念奴娇·许昌市第二中学》
从“省立第四中学”的第一缕书香,到“许昌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市二中)的现代化育人殿堂,108年的办学历程镌刻着这所百年名校的坚守与创新。岁月为证,初心如磐;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今日的市二中,桃李芬芳,风华正茂。
将时针轻轻拨回至2025年6月20日,市二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镜头里,学子们拥抱恩师、真诚道谢,泪光与笑容交织成青春最动人的注脚;老师们也以微笑和祝福回应,目送一张张稚嫩的面庞迈向人生的新征程……这一幕幕动人的瞬间,是“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生动写照,更是文明校园建设成果的真实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在市二中,文明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师生的心灵与校园的每个角落。
这所走过百余年光辉历程的名校,处处皆风景、事事皆育人:一园一景皆承载初心,一言一行皆体现修养。文明校园的美丽图景,在三尺讲台间铺展,在书声琅琅中延伸,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成长的每一个脚步。
步入这所“河南省文明校园”,你会发现——文明的力量从不张扬,却最动人心弦;你会看到——每一名老师皆温润如玉,每一位学生都朝气蓬勃。文明,早已成为校园中最动人的风景,最深沉的底色。
党建领航 筑牢文明之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学校党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市二中党委书记张卫华介绍,“学校将党的建设深度融入办学血脉——以党风带师风、师风带学风,构建起层层传导的文明生态链。”
夯实组织基础,提升党建质量。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了学校党委、基层党组织、学科党小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保障基层党建工作落实落细;为实现特色发展,学校以党支部品牌创建为载体,推出“24365”家校共扶助、“悦读先锋助成才”等品牌,形成了“一支部一品牌”的工作格局。
深化党建融合,服务教育教学。开展党员教师教学示范岗、公开课等活动,党员教师带头参与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引领广大教师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修养培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引领效能。依托新媒体平台,挖掘和宣传身边的优秀党员、先进党组织事迹,全方位展示先进典型的闪光点;召开2025年度“七一”表彰大会,共表彰优秀党员29名,“五星”党组织1个,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奋勇争先。
严明纪律规矩,营造清廉生态。持续在教职工中开展“廉洁从教”主题教育,让“清廉从教”从承诺化为日常行动;通过专题学习、案例剖析等形式,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依托《清廉月刊》和廉洁作品征集等载体和途径,全力打造党风清正、政风清明、校风清朗、教风清淳、学风清新的“五清”校园。
党建之根,深植沃土;文明之花,竞相绽放。党建引领不仅筑牢了文明根基,更成为教育质量跃升的核心引擎。
砥砺初心 塑造文明之范
师者之风,不止在讲台上,更在清晨一碗粥的温热里。2025年3月5日,天光未启,城市尚在沉睡。可在魏都区“东大爱心粥屋”,一群身穿红马甲的身影,早已悄然就位。他们是市二中第三党支部的党员教师。
他们有的盛粥,有的拿鸡蛋,透着一份细致与用心,将食物递到环卫工人和困难群众手中。不是课堂,却同样感人;不是讲台,却依旧闪耀着师者的光辉。
师者之风,跨越城市与乡镇的距离,在不同的校园里,书写着教育的深情。
2024年9月26日,鄢陵县马栏镇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市二中的老师们带来了满载知识与趣味的科学与航模展示课。
“水火箭”“火焰掌”等趣味实验,扣人心弦的飞行表演,令孩子们欢呼雀跃。但真正让人动容的,不止是这些“高光时刻”。他们俯身与孩子交流,用眼神与笑容传递信任与尊重,正是在用行动诠释“师者”二字的真正内涵。
师者之风,不是一时的光芒,而是长久的沉静。它在坚守中沉淀,在细微中闪光。
让我们截取市二中教师的一个个日常场景,去感受那份不言而喻的感动——操场上,他们与学生并肩奔跑,汗水和笑声一起飞扬;办公室里,红糖姜茶的香气氤氲,是他们为生病学生熬煮的一份馨香;电话铃响起时,他们第一时间接听,是那个永远愿意耐心倾听、安抚焦虑的桥梁;考试结束后,他们把纸巾递到那只颤抖的手中,用沉默陪伴,用理解疗伤……
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是文明校园的核心力量。为此,市二中打好“组合拳”: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常态化开展师德主题教育、警示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完善师德考核与监督机制;构建“名师引领、骨干带动、全员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实施“青蓝工程”,促进新、老教师结对共进;加强教师培训交流,重视交流分享,实现“一人参训、全员受益”的良好辐射效应;以校际联动促协同发展,以结对帮扶助专业提升,切实拓展教师成长的广度与深度;设立“名师工作室”,开展课题研究、教学示范,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显著提升。
有怎样的师风,就有怎样的校风;有怎样的校风,就有怎样的学风。
寒来暑往,日落灯明,市二中230多名教师始终坚守初心,以一言一行诠释“为人师表”的深意。他们用实际行动垂范育人,涵养出校园里自觉自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文明校园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力量。
立德树人 铸就文明之魂
2024年10月31日,市二中七(16)班学生郑权捡到一个手提包。当手提包中的手机铃声响起,他立马接通了电话——简单、自然、毫不犹豫。包内装有现金、身份证、银行卡等物品,而他只当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当他如约将手提包完璧归赵时,面对失主递来的感谢金,他婉言谢绝。在失主再三追问之下,他才报上了自己的姓名、班级与学校。“能教育出这样的学生,真是学校的骄傲。”感动之余,失主专程送来锦旗与感谢信。
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不止是对郑权个人的赞誉,更是对市二中育人理念与德育成果的由衷认可。因为他们相信:真正的教育,不止教会学生读书,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成为一个温暖、坚定、值得信赖的人。
近年来,市二中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探索、完善育人模式,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日常教育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各学科教学中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制定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通过班级量化考核,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激发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市二中按照“大型活动精品化,中型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的思路,寓教于“行”,让各种有益活动成为德育的主载体。
2024年9月14日,开展“跨入中学门开启成才路”活动,新一届七年级学生开启属于他们的青春新篇章;
2024年9月29日,举办2024年秋季运动会开幕式暨“童心向党强国复兴有我”文艺展演,展现了朝气蓬勃的良好风貌;
2025年3月28日,组织师生代表前往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2025年4月11日,开展“团结·励志·奋进——行走的思政课”远足实践活动,打破课堂边界,传承红色精神;
2025年5月15日,开展“走进青春门逐梦向未来”活动,八年级学生走过“青春门”,擂响大鼓,直面成长中的各种新挑战;
2025年5月23日,开展“悦享五月向心出发”心理健康月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友趣心旅程”“合力转转乐”“快乐传递站”等环节,在游戏中释放压力,在互动中学会沟通;
2025年6月20日,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在市二中学习、奋斗3年的九年级学生,带着老师的祝福,走过“毕业门”……
一场场活动,串联起成长的足迹;一次次历练,筑牢了精神的根基。它们让学生在体验中沉淀信仰,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在集体中找到方向,在青春里奔赴远方。
提升内涵 升华文明之韵
漫步在市二中,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润物无声。
迎面而立的孔子塑像、杏坛讲学浮雕,庄重典雅,传递着尊师重道的价值理念;“厚德楼”“行知路”“沁园”等楼宇、道路、园景的命名,寓意深远,彰显着学校以德育人、知行合一的办学追求。更有楼梯拐角、走廊两端、休闲区域,设有风格各异的“书吧”,营造出静谧温馨的阅读空间,让书香浸润每一个角落。走进教室、步入办公区、漫步走廊,随处可见的名言警句,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时刻激发着学生的求知欲与进取心。
这一砖一瓦,一亭一景,无不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师生的精神气质。这方文化的沃土,正用沉静而有力的方式,告诉每一个孩子:这里,是心灵可以栖息、梦想可以生长的地方;这里,是文化花开、智慧萌发的教育圣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校园里,一场场读书分享如春雨润心,一次次经典诵读如清风入耳。手抄报评比、硬笔书法比赛等轮番开展,为学生打开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广阔天地。“读好书”已成为习惯,在日积月累中潜移默化地涵养心灵、砥砺品格,使二中学子在沉潜阅读中提升境界,于日常点滴中收获成长。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性潜能,市二中倾力打造28个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涵盖科技、艺术、体育、人文等多个维度。无论是灵动变幻的魔方社,还是严谨求解的数学社,每一个社团都是一扇通向更广阔世界的窗。
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竞技成果喜人。航模社团在第二十六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上,勇夺2枚金牌、4个一等奖及多个二、三等奖,成为河南省在本届赛事中唯一斩获“双金”的参赛队伍。篮球、足球和跳绳社团在2025年许昌市“晨光”体育活动中斩获佳绩:女篮获全市第一名,男篮获全市第二名;女足获全市第二名,男足获全市第三名;跳绳交互跳获全市第二名,10人长绳“8”字跳获全市第二名,竞速跳获全市第三名。在2025年许昌市首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中,篮球、足球社团再创佳绩:女篮获全市第一名,男篮获全市第二名,男足获全市第二名。
从静谧“书吧”里的一页书香,到楼宇命名中的一份深意;从诵读经典的琅琅书声,到社团里闪耀的梦想火花……文化的根在这里深深扎下,文明的种子在这里悄然发芽,成长的力量在这里不断蓄积。
越来越强的文明效应正逐步释放,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亦如洪流奔涌,势不可挡。它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滋润着师生的精神世界,锻造着学校的气质与灵魂。
这所百年名校“势如破竹”,连续多年获得许昌市市长教育质量奖先进学校称号,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读书活动示范学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集团、河南省五育并举实验学校、河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河南省中小学学生社团特色学校、河南省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校、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特色学校、河南省首批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优质生源基地、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首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学校、许昌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许昌市平安校园、许昌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等数十项荣誉。
教育之光熠熠生辉,文明之路行稳致远。站在新的起点上,市二中将如何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文明校园建设不是一项任务的完成,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坚守。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文明理念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节课堂、每一次师生交流之中,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奋进脚步永不停歇,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把市二中建设成为一所文明风尚浓、育人环境优、社会口碑好的名校,为许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二中力量。
(本版图片由许昌市第二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