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许昌晨报

一碗面条别样香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03版:春秋楼       上一篇    下一篇

小麦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数千年来早已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南北大地皆可见广袤麦田绵延起伏。将饱满麦粒磨粉成面,再加水揉制成团,经由擀、抻、揪、压等手法塑形,或经煮、烩、蒸、炒等烹饪方式,最终在巧妇手中幻化出万千姿态。面条以制作便捷、食用随意不拘场合、形态丰富千姿百态、营养充足饱腹暖心的特质,深得国人青睐,成为日常饮食的支柱。街头巷尾,面馆林立,鳞次栉比,无不以自家特色鲜明、经济实惠、味美价廉为招徕食客的响亮招牌。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域气候风物与文化积淀差异巨大,这种鲜明的对比亦在面条这一寻常食物上得到生动显现。北方面食,或以制作手法之精湛绝伦见长:如扯面筋道、拉面细长如丝、烙面焦香、御面工整、刀削面柳叶翻飞、手撕面粗犷自然、大刀面气势磅礴;或以面条形状之奇特有趣取胜:柳叶面纤薄似叶、旗花面小巧如旗、棍棍面浑圆似棍、裤带面宽如腰带、驴蹄子面厚实如蹄、窝窝面精巧如巢;或以浇头酱料之风味独特称奇:油泼面辣香扑鼻、臊子面酸辣鲜香、炸酱面酱香浓郁、浆水面清爽解腻、咸汤面醇厚暖身、酸汤面开胃生津;或以食用方式之别具一格引人:蘸水面汤面分食、蒜蘸面辛香提味、摆汤面汤宽味美、干拌面浓香四溢;或以食材混合之创新巧妙:菠菜面翠绿健康、刺荆面野趣盎然、血条面风味独特、苞谷糁面粗粮本色、玉米面金黄甜润、荞面饸饹面筋道爽滑。

相比之下,南方面条则多以细面、碱水面为主,口感追求爽滑或弹牙,其扬名之道更多仰仗配菜的丰盛、浇头的精致与汤底的醇厚鲜美。如爆鱼面酥香、爆鳝面浓醇、卤鸭面咸香、鸡腿面实在、大排面豪气、黄鱼面鲜美、三虾面奢华、肉丝面家常、猪手面胶糯、云吞面鲜甜、葱油面焦香……而其中,看似朴素无华仅以酱油猪油调味的阳春面,却因“阳春白雪”的典故与市井烟火气的完美融合,最具传奇色彩与普世温情。

除种类形态各异外,南北吃面之法亦迥然不同,尽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性情。北方人惯用粗瓷大碗,甚者老碗如盆、盘盆代碗,佐以生葱生蒜,原汤化食,汤面交融,尽显粗犷豪迈、不拘小节之风。南方人则多用中碗小盏,精致玲珑,筷勺并举,细嚼慢咽,汤清面爽,少见生蒜烈味,一碗面常作正餐主角或精致点心,分量适中,自有一番温婉内敛、注重滋味的讲究。

食面时辰亦有别,映射着不同的生活节奏与习惯:北方人多在午间或晚间,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足以慰劳一日辛劳,补充体力;南方人则偏爱晨起之时,一碗清爽或浓郁的面条,成为开启崭新一日的温暖动力。身为北方人的我,常以此差异打趣南方友人,总能得到他们带着笑意与认同的回应:“嘿,确是如此,早上来碗面,舒坦!”

面条在南北虽风格迥异,形态万千,却皆被赋予相同的美好深意与情感寄托。讲究“出门饺子回家面,迎客饺子送客面”,祈愿远行平安、归家团圆、情谊长存、顺遂安康;生辰寿诞必食一碗长长的长寿面,面条擀得薄而不断,取其“薄”谐音“博”,“长”寓意“寿”,象征福寿绵长、健康博远;酷暑二伏天讲究食一碗滚烫的热汤面,大汗淋漓,以热制热,意在祛除体内积攒的暑湿之气;即便是宴席终了,也常以一碗清汤面或小面作结,取其“顺溜”“长远”之意,祈愿诸事顺遂、身体康健,更期许来日再聚首。

面条,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滋养着亿万生民,于平淡悠长的岁月中奔流不止;面条,亦似永恒轮转的日升月恒,承载着简单而深沉的幸福滋味,在人间烟火里循环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