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许昌晨报

“党建红”引领“工匠蓝”书写职业教育新篇章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04-05版:教师节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魏新傲、吕正子整理,图片由各相关学校提供)

在许昌职业教育发展版图中,许昌工商管理学校始终是亮眼的存在。这所1979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历经多年积淀,已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许昌市文化艺术学校并入后规模进一步扩大。2018年迁入196亩的许昌职教园校区,2024年重新启用46.28亩的灞陵桥校区,如今学校拥有6289名在校生、147个教学班;192名在编教职工中,高级教师53人,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双师型”教师113名,办学实力持续攀升。

学校以“党建红引领+工匠蓝跟进”为核心发展思路,构建起特色育人体系。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完善中职特色党建工作体系与双培养机制,形成党委掌舵、党政群协同、全员参与的党建新格局。创新实践的“一核两翼四融合”党建模式,实现机制、阵地、队伍、业务深度融合。同时,学校出台课程思政教学品牌实施方案,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力,将“三全”育人落到实处。凭借扎实的党建工作,学校党委获评“许昌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场营销》课程获河南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024年度市管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获优秀等次。

在“党建红”引领下,学校“工匠蓝”培育成果丰硕。教学改革方面,学校紧密对接河南产业需求,打造强势专业集群,拥有4个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以及4个河南省品牌、示范性特色或骨干专业。师资建设上,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师德师风,创新“全员+系部+教研组+班级任课教师”四级教研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教师获各级教学能力竞赛奖项216人次。技能培养上,对标企业需求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师生获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项92个,2024年戏曲表演专业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铜奖,学生作品摘得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一等奖,1722名学生成功升学,为地方产业输送大量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工匠蓝”成长的重要支撑。学校深化“一体两翼”格局,依托许昌经贸职教集团,构建“政、企、校”三方联动的校企合作生态圈,与省内外43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创新“四双三融两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年均联合培养学生超1000人。产教融合方面,学校紧盯许昌产业升级需求,申报国家级开放型产教融合公共实践中心等重大项目,建成12个专业实训基地,加入4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与禹州钧瓷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成立国内首个扒村瓷研究所及研学基地。依托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示范性社区学院,学校积极服务“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被认定为许昌工匠学院第一批教学基地,累计培训7000余人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配合开展线上“直播带岗”春风行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安全校园建设为育人保驾护航。学校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健全安全防范与长效管理制度,开展安全讲座、逃生演练等活动,2024年承办许昌市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进校园启动仪式、东城区反恐防暴演练等活动,2023年3月获许昌市“平安校园”称号,为师生营造稳定环境。

未来,许昌工商管理学校将继续锚定省委“两高四着力”战略与市委“两融五城四跃升”部署,以“党建红”引领“工匠蓝”,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育更多适应许昌现代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与许昌现代化实践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