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许昌晨报

志存高远定航向脚踏实地育英才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04-05版:教师节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51年,是市级示范学校、许昌市绿色学校、许昌市文明校园(标兵)、许昌市人民满意学校。学校位于农大路中段、清潩河西岸、河南农大许昌校区北邻。学校占地447亩,是一座花园式高中学校。学校规划班级120个,可容纳6000名学生在校学习。目前,学校拥有393名教职工,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46人、本科学历360人;高级教师83人、一级教师166人;教师队伍求知求进、品德优良、爱岗敬业。学校现有学生5300余人、87个教学班。

党建引领强根基,管理提升显实效。学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建作为学校发展的“根”与“魂”,扎实推进“党建+”融合模式。学校一方面夯实组织基础,落实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升级改造党员活动室,推动“制度上墙”,通过“党员先锋岗”带动教师“比学赶超”,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持续优化管理体系,明确“班子管总、部门主建、年级主战”权责划分,依托《学校办公会议制度》及每周工作安排、工作简报,构建闭环管理机制,将“脚踏实地”融入管理细节。

合作办学提质效,拔尖培养创新高。学校紧抓与河南省实验中学的合作契机,寻求高质量发展突破口,落实省实验派遣管理人员、开设云课堂、每周教研交流、教师跟岗轮训、学生联考联评、联合培养拔尖人才、省实验名师驻校指导等7项举措。合作以来,学校获评河南省“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实践基地”,3个学科被评为市级学科,省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多项课题研究获得省、市级立项。云校双师课堂建设及质量提升成效显著,华师一附中及洛阳、信阳、漯河、平顶山等地20余所兄弟学校先后到访,观摩交流。同时,学校自主构建“初高中衔接+竞赛拓展+高考冲刺”体系,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白名单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个,省级奖项130余项。

教学管理抓精细,质量提升见真章。学校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将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以精细化管理保障教学质量。学校公示《作业、教案检查标准》,严格考试管理,落实双减、双休政策,首席教师带领各学科组,主动开发拓展课程,丰富校本资源。2025届高三及高二、高一统考,成绩亮眼,特控线、本科率等指标明显提升,更多学子考入理想高校,“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培养能力不断彰显。

德育安全双强化,“五育融合”育新人。学校着力构建“德育+安全”双防线,推动“五育融合”,构建大思政建设育人体系。学校修订完善《德育工作纲要》,编印《学生德育手册》,开展社会实践、体育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操;心理辅导中心普查学生心理并开展多样化减压活动;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研判安全工作,定时组织安全演练、完善强化“三防”体系;同时持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无声的文化育人场景”。

师资后勤强保障,服务支撑上台阶。学校坚持将全面服务师生、不断提升学校服务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通过实施“青蓝工程”、举办“每周读书论坛”、组织教师跟岗学习及暑假全员培训,助力教师全面成长;后勤保障方面,持续优化校园环境,升级设施功能;改造提升食堂就餐环境,严格食品安全管理;建立报修机制,实行24小时维修值班和医务值班,全方位服务教育教学。

多方聚力促发展,人文关怀暖校园。学校致力于抓牢每一次发展机遇,力争汇聚社会支持的磅礴力量。市领导到校调研指导,河南省实验中学领导明确要求全力支持帮扶合作,多所兄弟学校及国内外高校与我校合作交流,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众多杰出校友回校设立教师“桃李基金”、学生“雨飞奖学金”等,反哺母校。同时建安区委、区政府还积极协调解决教职工的交通、住宿等实际困难,学校也及时组织教职工文体活动、健康体检、退休教师荣休仪式等,传递校园温暖。

荣誉已成过往,奋斗开创未来。当前,许昌教育正处在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前路仍有挑战。作为一所区域名校,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全体师生将始终以持之以恒、奋力前行的姿态,团结拼搏,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