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黄芪,摸起来有点儿硬,闻着有淡淡的药香呢!”日前,襄城县十里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活动室里热闹非凡,30多名来自周边村庄的小朋友正围着摆满中药材的长桌叽叽喳喳。
当天,由十里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十里铺镇人大联合襄城县文明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妇联、团县委、中医院共同举办的“探寻本草世界乐享亲子时光”暑期活动,让中医药文化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
“大家看这株薄荷,揉一揉叶子闻一闻,是不是有种清凉的感觉?它不仅能泡茶,还能缓解感冒时的头痛呢!”襄城县中医院儿科主任郑晓红手持薄荷,笑着向孩子们展示。她面前的展示台上,当归、金银花、陈皮等二十多种中药材整齐排列,标签上详细写着名称和功效。孩子们像发现新大陆般,有的轻轻捏起一个枸杞放进嘴里,有的举着艾叶跟同伴比对叶片形状。家长们则围在郑晓红身边,不停询问儿童夏季养生的小窍门。
“我的孩子总爱挑食,夏天还容易积食,刚才郑主任说用山楂和麦芽煮水喝有效果,回去可得试试。”鲁中村的王双华认真地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身旁的儿子正拿着一片陈皮,学着大人的样子反复闻。问答互动环节更是掀起小高潮,当被问到“哪种药材能治咽喉肿痛”时,十几个小手齐刷刷地举起来,答对问题的小朋友接过印有中药图案的书签,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妈妈,咱们把薰衣草贴在新疆的位置吧,老师说那里盛产这个!”李怡林拉着妈妈的手,兴奋地规划着自己的“中国地图”香氛画。制作台前,黄芪、玫瑰、艾叶等药材被分装在彩色盘子里,家长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有的低头挑选药材,有的用胶水粘贴,活动室里不时传来“这个玉兔的耳朵用薄荷枝更像”“迎客松的树干用陈皮试试”的讨论声。
一个小时后,一幅幅充满巧思的作品陆续完成:红船造型的香氛画用艾叶勾勒船身,象征革命精神生生不息;玉兔望月图以洁白的茯苓为月,周围点缀着粉色玫瑰。而李怡林的“中国地图”最是引人注目,云南铺满玫瑰碎,内蒙古用黄芪颗粒点缀,新疆则是一片淡紫色的薰衣草海洋。“我不仅知道了很多药材,还更清楚咱们国家的样子了!”小姑娘举着作品向大家展示,脸上满是自豪。
“像这样的暑期公益课堂我们已经开展三年了!三年来,我们看着孩子们在书法课上临摹,在科技活动中探索奥秘,在中药香里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该镇宣传委员蔡曼玉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联合更多县直单位,推出“传统节日文化”“非遗手艺体验”等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同时,培育一批本土文化志愿者,让专业讲解、创意活动能常态化走进各村各户,让乡风文明的种子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