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许昌晨报

两代人的梦与痛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03版:春秋楼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有幸拜读了钟扬先生长篇散文《恐城记》(刊发于《散文百家》2025年第四期),心绪翻涌,感触颇深,提笔以记之。

初读,以为这是一篇关于城乡裂变的叙事,从澡堂处隐喻,一道棉布帘分隔着两个世界,以“黑”“白”之辨,暗喻城乡文化之别。但随着章节发展、故事层层剥开,才发觉字里行间涌动的是更为深沉的情感潜流,在乡村、城市图景交互之下,一对父子在时代浪潮中的相拥与相斥,才是直扣人心的硬核力量……

以“恐城”入题,文章的前半部叙述的却是“进城”之路。以父亲为代表的老一辈,将“钻窟窿打洞,再难也要把孩儿弄到城里”视为毕生宏愿。无论倾全家之力支持老大打球,发出“打出大队、打到公社、打进城里”的豪言壮语,还是借高考跳出“农门”、为儿铺就进城的康庄大道,抑或为儿毕业分配调动全部关系、上门送礼被拒后蹲在大槐树下痛哭流涕的辛酸无助……一段段生动细腻的描述,写尽了父辈对“进城”追求的坚定执着,也道出普通农家命运翻盘过程中的百味杂陈。

文章下半,笔锋转向“恐城”之变的深描。从梦寐之地到梦魇深渊,从心之所向到心之所惧,子一代的视角清晰浮现,城中生活的种种不易、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被一一摊开。进城,是父亲毕生笃定而不懈奋斗的目标,用尽全力为子女在城市这个“异域”中拓荒,而当他终于将家安放在城市的光亮处时,自己却成了这片新大陆的“异乡人”;蜕变,是儿子沉默的革命。进城后工作、身份和环境的世易时移,推动了父子力量、地位的此消彼长。父亲退休后为贴补家用当起了货郎,与人分来毛去、争来争去甚至骂来骂去,让儿子感到难堪,终致爆发掀翻货摊;进城后,父亲原来引以为豪的胡吹海侃,在儿子眼中却是装疯卖傻甚至丢人现眼……旧习惯与新环境的格格不入,屡屡引发父子对战。两代人之间,从一股绳分成两股道,不仅仅是认知的落差、思维的间距,更是家庭责任交接中的碰撞摩擦与痛楚焦虑,这成为比城乡距离更远的鸿沟。

所谓“恐城”,恐惧的从来不是城市本身。父辈恐惧的是自己用一生垒砌的灯塔,最终照亮的却是子女远离的背影;而子辈恐惧的,是在疾行途中回首,发现那个曾守护自己的身影正被时代尘埃缓缓覆盖。作者未过多渲染父亲的猝然离世,而单独用最后一章书写了家族后两代人的城中日常——子辈活成了父辈,活成了祖辈……生活仍在继续,而恐慌挥之不去,文章在收官点睛处强化了张力和深度。

人世之间,最沉如山的是父爱,最难开口的是父子之情。尤令人叹赏的是作者处理这种复杂关系时所保持的文学克制:隐忍之中蕴藏力量,平静之下伏涌爆发。这种“苦甜交织”的笔调,让疼痛有了温度,让隔阂中透出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