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小娟通讯员宋帆)“审判辅助工作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毫米级推进。把每一道‘隐形工序’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8月14日,魏都区人民法院2025年“魏都法苑讲堂”第一讲开讲,2名员额法官和3名优秀法官助理代表依次登台,传授办案经验,分享心得体会。
举办“魏都法苑讲堂”,是魏都区人民法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打造学习型法院的重要举措。首讲由院党组点题,中层业务庭室负责人、35岁以下员额法官及全体法官助理参加,通过“一线经验分享+现场互动交流”的形式进行,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推动业务经验广泛交流互鉴,实现全院干警政治素质和司法能力“双提升”。
当天,该法院民一庭庭长吴真真、民二庭庭长尚建辉率先开讲,以其厚重而鲜活的个人成长历程为主线,为在场的青年法官和法官助理倾情奉上了一场极具启发性的经验分享会。他们从自身成长经历讲起,分享了初入职场的迷茫和首次独立办案的忐忑,以及自己如何从“办案新手”成长为“行家里手”,勇于承办难案疑案,敢于攻坚克难的精彩法官人生。特别是在提及面对日益繁重的审判任务和办案压力时,两位员额法官分别从“提升自身抗压能力”和“平衡办案质量与效率”的角度进行阐述,提出了务实可行的建议,赢得了青年干警的强烈共鸣与阵阵掌声。
随后,该法院3名优秀法官助理代表以青年干警的视角和助理“小白”的工作感悟,为大家分享了自己能力提升的轨迹和协助法官办理案件技巧。她们从具体案件娓娓道来,以扎实的业务功底、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真切的情感投入,得到参训干警一致赞誉。
“这些接地气、有干货的经验分享,让我们这些新入职的年轻干警获益匪浅。希望日后能多举办这类活动,让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快速提升司法办案能力。”几位新入职干警如是说。
“‘学习兴院’是我们今年开展的‘六同六聚焦’法院建设工作中的一项。搭建‘魏都法苑讲堂’这个平台,就是为了倒逼干警个人能力升级,塑造特色司法品牌,激活办案团队生态,切实提升案件审判质效,在落实‘两高四着力’、推动实现‘两融五城四跃升’中作出积极贡献。”该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晓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