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许昌晨报

扎根乡土育桃李坚守初心绽芳华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06版:教育视野       上一篇    下一篇

董慧娟与孩子们交流。王重阳摄

在长葛市增福镇段庄小学的校园里,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清晨,她踏着晨露迎接孩子们的笑脸;课间,她穿梭在教室与操场间捕捉每个孩子的状态;傍晚,办公室的灯光总因她整理教案、准备次日教学内容而亮至夜色渐浓。她,就是董慧娟——一位在教育一线坚守20余年的教育者、学生心中的“知心妈妈”、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家长信赖的“放心老师”。

为圆师梦,代课路上甘守清贫

“能站在讲台上,就是最幸福的事。”这句朴实的话,是董慧娟教育生涯的起点,也是她始终不变的信念。2001年,刚从许昌师范毕业的她,因暂无招教机会,为了靠近讲台这个梦想之地,毅然回到家乡成为代课教师。彼时每月仅70元的代课费,甚至要拖到第二年暑假才发放,但她毫不在意,只因终于踏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

在教学中,董慧娟的创新精神总能点燃学生的热情。复习课上,她把知识点写在36张纸条上,让学生抽签上台展示,原本枯燥的复习变成热闹的“知识闯关”;作文课上,她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在田野间、树荫下寻找灵感,让文字与自然碰撞出火花。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她所带班级在全镇27所小学抽测中脱颖而出,拿下第二名的好成绩。

后来,政策调整,公办学校不再留编外教师,她辗转到镇中学继续代课,这次甚至没有代课费。“只要能让我当老师,怎样都行!”这份对教育的执着,让她在代课路上坚守多年。2011年,她终于抓住招教机会,成为正式的乡村在编教师。担任五年级语文、英语教学及班主任时,她总带着两门课的书交替使用以节省时间;搭档调走后,她主动担起全班教学任务,毫无怨言。多年来,她的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长葛市“十佳班主任”“最美教师”、许昌市“文明教师”“阳光园丁”等称号,正是她坚守与付出的见证。

以爱为桥,守护每个孩子成长

“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真心付出,才能滋养学生的心灵。”董慧娟把这句话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她关注着每个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家庭特殊的孩子:悄悄把衣服、鞋子塞到学生手里,编个“活动奖励”的理由送书包;遇到与家人闹矛盾的学生,她主动上门调解,成了孩子们愿意倾诉的“知心妈妈”。

担任班主任时,为了不耽误学生早读,冬天天还没亮,她就骑着电动车,载着年幼的孩子赶往数公里外的学校。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后座的孩子蜷缩着身体,可只要看到校园里学生们求知的眼神,她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

2016年暑假,学校要组织足球比赛却没有专业教练,零基础的她主动请缨带领女足队。从运球、传球学起,不懂就向人请教,她最终带领球队踢出良好成绩。她用行动告诉学生:“只要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她还组织跳蚤市场义卖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锻炼交际与沟通能力;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段佳含等学生获许昌市漫画比赛二等奖,杨梓豪等学生被评为“长葛市新时代好少年”。

勇担使命,引领团队共促发展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无穷。”2018年担任段庄小学校长后,董慧娟立志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她带领团队深耕课堂、立足校本教研,通过培训学习、课题研究、团队交流等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台。在她的带动下,时艳琰老师获长葛市新课标比赛第一名,张璐老师摘得河南省心理健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田雅丽老师成为许昌市骨干教师……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从乡镇走向更广阔的平台。

2022年,董慧娟被评为河南省小学语文乡村首席教师,2023年成为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她带领工作室成员通过听课评课、讲示范课、专题讲座等方式,承担起全镇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依托本土资源,她组织校际线上线下教研活动,让全镇语文教师有了“专属家园”。2024年,她的工作室被评为长葛市优秀工作室,2025年成为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领航工作室培育对象。在她的引领下,段庄小学先后获评长葛市“文明校园”“美丽校园”、许昌市“语言文字示范校”等。

扎根乡土,让教育之花绽放

“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坚守初梦,迈向幸福。”这是董慧娟的教育信念。从代课教师到校长,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她对乡村教育的热爱。她利用农村学校的地理优势,带学生走进田野把大自然当课堂,到村史馆、民俗馆研学,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温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筑牢基础。

成为校长后,她几乎没有节假日,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去学校或家访的路上。她既是校长,也是一线教师,更是孩子们的“爱心大使”,在多重角色中享受着职业的幸福感。在长葛市、许昌市师德师风巡回报告会上,她的《因为爱,所以坚守》感动了无数人。“越努力,越幸运,奋斗才能成就梦想!”董慧娟说。

如今,这位坚守教育二十余载的教育者,仍在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用爱与责任书写着乡村教育的美好篇章,让教育之花在田野间绽放得愈发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