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许昌晨报

柔性司法解企忧助企护绿两相宜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07版:平安许昌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 董全磊 通讯员 葛梦阳)8月12日,襄城县人民法院将法庭搬至漯河市某汽车检测公司厂区,通过巡回审判成功调解一起涉环境资源行政处罚纠纷案件,不仅化解了行政争议,而且在严格执法中传递司法温度,实现了法律权威、生态保护与企业发展三者的有机统一。

今年6月,漯河市生态环境局在联合检查中发现,漯河市某汽车检测公司在进行机动车尾气检测时,存在以“替车”方式规避真实检测、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违法行为,严重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相关规范要求。据此,该局依法对漯河市某汽车检测公司作出罚款13.3万余元并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决定。该公司对处罚决定不服,诉至襄城县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处罚。

按照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襄城县人民法院麦岭法庭集中管辖许昌市魏都区、鄢陵县等4个县(区)及漯河市5个县(区)一审民事、行政环境资源类案件。近年来,在办理此类案件时,该法庭严守“生态红线、安全底线、质量生命线”,在对恶意环境违法“零容忍”的同时,还努力探索多元解纷渠道,努力让司法成为守护绿水青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受理案件后,麦岭法庭立即安排精兵强将深入了解。经调查,承办法官敏锐洞察到,案件的关键矛盾点在于涉案企业属小微企业,若承受全额处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面对环保底线不可破、企业存续不能弃的“两难”,承办法官以“双向柔性疏导”破局,一方面,向企业负责人释法明理,严正指出“替车检测”对大气治理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启动府院联动机制,协同相关部门,共商“惩戒与帮扶并重”方案,力求在捍卫法律尊严、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动对小微企业造成的“生存冲击”。

结合案情,为减轻企业的诉累,同时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目的,办案法官走进漯河市某汽车检测公司厂区,采取巡回审判的方式,对此案进行办理。经过合议庭耐心细致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相关行政部门同意在法律许可范围内降低罚款金额,并同意漯河市某汽车检测公司分期履行。

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漯河市某汽车检测公司负责人深受触动。该负责人当庭向办案法官表示,保证按时履行,同时深刻吸取教训,立即整改,以后依法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