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许昌晨报

用爱迎接新生命

日期:08-18
字号:
版面:05版:健康许昌       上一篇    下一篇

郑红艳近照。资料图片

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在2025年河南省“最美医生”学习宣传活动中,许昌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郑红艳成为河南省“最美医生”候选人,是我市唯一一名入围的医务工作者。在产科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22年如一日,用16000次新生命的平安啼哭、4800多位母亲的会心微笑,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医者匠心:与时间赛跑的“生命裁缝”

“手术刀下是两条人命”——郑红艳办公室墙上的这句手写箴言,见证着她22年来的每一次生死抉择。在剖宫产手术中,需要精准缝合8层人体组织,为了练就“快、准、稳”的缝合技术,她的家里常年备着特殊“教具”:香蕉、橘子、葡萄。记者采访时,她随手拿起办公桌上的橙子演示:刀光闪过间,三针缝合已完成,果皮竟未渗出半点汁液。

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源于她对生命的敬畏。作为急难重症主治小组组长,郑红艳保持着产科医生中罕见的“5秒接听”纪录——22年来,只要不在手术台上,她的手机永远在铃响5秒内接通。5年前,她因连续手术导致膝关节积液需要手术治疗,躺在手术台上的她仍通过电话远程指导团队完成了一例凶险的胎盘早剥手术。

仁心大爱:产房内外的生命接力

在郑红艳的办公桌抽屉里,珍藏着一张特殊的照片:产房里新生儿呱呱坠地,而门外长椅上,她刚刚几个月的儿子正哇哇大哭。那是她产假期间接到紧急呼叫,抱着哺乳期的婴儿冲回医院完成接生的场景。“让孩子哭一会儿没事,产房里可是两条命啊!”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这位“双料妈妈”的生命价值观。

为减轻产妇痛苦,她带领团队开创了“四位一体”分娩体系:引进24小时无痛分娩技术,开发导乐陪伴分娩系统,创新自由体位分娩法,建成豫中地区首个水中分娩中心。更令人称道的是,她研发的中西医结合产后康复方案,将产妇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了1.8天。

生死时速:创造生命奇迹的“拆弹专家”

在三孩政策实施后的高龄产妇潮中,郑红艳成了名副其实的“产科拆弹专家”。面对体重127公斤、皮下脂肪厚达15厘米的超级肥胖孕妇,她创新采用“负压引流+发丝缝合”技术,在90分钟内完成高难度剖宫产;为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实施“极速缝合术”,仅用5分21秒既保住生命又守住子宫;她带领团队接生的760克极低体重儿和26周+4天的超早早产儿,双双刷新许昌市生育纪录。

去年春天,一位患有重度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的产妇命悬一线。郑红艳在ECMO团队支持下,经过7小时鏖战,最终实现“保大人保孩子保子宫”的三重胜利。术后第三天,患者丈夫跪地痛哭的场景,让所有医护人员红了眼眶。

大医精诚:托起生命的方舟

作为许昌市唯一一家公立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是河南省区域母婴安全管理中心、许昌市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郑红艳也荣获许昌市母婴健康技能大赛一等奖、全省母婴健康技能大赛三等奖、许昌市五一劳动奖章等。

荣誉等身的郑红艳,最珍视的却是诊室里那面特殊的“照片墙”——16000张新生儿脚印拓片组成的世界地图。“每个脚印都是生命的坐标,提醒我们永远保持对生命的谦卑。”说这话时,她正轻轻抚摸着最新添加的一张脚印拓片,窗外朝阳初升,又一个新的生命故事正在书写。

在22年8000多个日夜的坚守中,郑红艳用执着诠释了“敬佑生命”的医者初心。当被问及为何选择产科时,她的回答令人动容:“这里每天都能见证生命奇迹——产妇的血泪化为微笑,婴儿的啼哭变成欢笑,这就是最好的职业馈赠。”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征程上,正是千千万万个“郑红艳”,用仁心仁术筑起了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