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许昌晨报

党建领航聚合力“一村三园”促发展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04版:县域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村民在查看辣椒长势 李艺琼 摄

厂房里机器轰鸣,田野间绿意盎然,村道上干净整洁……襄城县双庙乡赵庄村,这个曾因“空心村”问题困扰的村庄,如今已是产业兴旺、民心凝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酷暑时节,记者走进该村,探寻其背后的蝶变密码。

硬作风啃下“硬骨头”

“空心村”里崛起“产业园”

“这96亩土地,是我们用两个月时间‘啃’下来的‘硬骨头’。”站在赵庄村产业园区的入口,该村党支部书记赵君安指着连片的标准化厂房,向记者讲述起2020年“空心村”治理的点点滴滴。

彼时的赵庄村,废旧房屋连片,闲置宅基地散落,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制约着发展空间。“要改变,先得把这些‘沉睡’的土地唤醒。”村“两委”班子达成共识后,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推进工作:村“两委”成员分片包户,带着宣传单页挨家挨户讲政策;智慧大喇叭每天播报治理意义,算清“经济账”“环境账”;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自家闲置房屋,用行动打消群众顾虑。

“一开始也有抵触情绪,觉得住了一辈子的老房拆了可惜。”村民王大爷回忆,“但村干部每天来家里坐,帮着算收入账——土地整理后引进企业,既能在家门口上班,村集体还能分红,咱还有啥不支持的?”

从当年10月20日启动治理到年底收官,村“两委”带领群众出动3台钩机,拆除废旧房屋674间,整理出3块连片建设用地。正是这片“黄金宝地”为后来的产业腾飞埋下伏笔。如今,襄城县奥鑫箱包有限公司、河南中焙食品有限公司、丰谷粮油有限公司3家企业先后入驻,昔日的“空心村”已变身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乡村产业园。

威望源自“实打实”

“带头人”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有事找‘两委’”是赵庄村群众常挂在嘴边的话。赵庄村“两委”的威望,不是来自职务,而是源于多年来“实打实”为群众办事的积累。

在“空心村”治理的关键阶段,有几户村民因情感不舍迟迟不愿搬迁。赵君安没有强制推进,而是带着村“两委”成员搬来小板凳,在村口老槐树下开起“院落会”:“咱拆的是旧房子,建的是好日子。企业来了,咱村妇女能进厂做工,老人能看孩子,年轻人不用往外跑,这日子不比守着老破房强?”他还承诺,会保留村里的老槐树、老井等乡愁符号,在新规划中融入记忆元素。

真诚换真心。原本抵触的村民主动签了协议,有的还帮着做其他群众的工作。“党支部书记说话算数,前几年修灌溉渠,他带头跳进冰水里清淤,最后渠道通了,他冻得发烧。后来搞电网改造,他跑了10多趟供电所,让俺村率先用上了稳定电。”村民李大姐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这种威望,在产业发展中转化为强大推动力。引进中焙食品项目时,需要协调临时用地堆放设备,赵君安一声号召,5户村民主动腾出自家闲置场地;奥鑫箱包扩大生产缺人手,他带着村妇联主任挨家挨户动员,3天就帮企业招到20名工人。“群众信你,才会跟着你干。”赵君安的话朴实却有力。

特色产业助增收

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一个月能挣4000多块,还能照顾上学的孩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奥鑫箱包的生产车间里,村民张巧玲一边熟练地操作缝纫机,一边向记者展示刚做好的收纳包。这家由返乡青年何光辉创办的企业,如今年产值超500万元,带动40多名本地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让群众收入增长,是赵庄村“两委”工作的“指挥棒”。除了引进企业外,村里还在种植结构上做文章:700亩辣椒、550亩烟叶形成规模种植,与红薯、大豆等作物错峰发展,村民每亩地年收入比单纯种粮食增加近3000元。

此外,该村还大力发展水蛭养殖、知了养殖等生态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产业品类。

“群众的钱袋子鼓了,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赵君安说,下一步,村里还将和中焙食品合作,引导村民种植优质小麦、芝麻等原料作物,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链,让更多村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一村三园”绘蓝图

和美乡村入画来

行走在赵庄村,生态田园里辣椒苗郁郁葱葱,和美家园中白墙黛瓦错落有致,乡村产业园内机器声此起彼伏——这正是双庙乡“一村三园”建设的生动缩影。

生态田园里,红彤彤的辣椒与绿油油的烟叶交相辉映,演奏出动人的乡村振兴交响曲;和美家园建设中,依托网格化管理,村民自发成立环境整治队,每月开展“清洁家庭”评比,昔日的残垣断壁变成了小游园、微景观;乡村产业园则计划再引进2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现有企业形成集群效应。

夕阳西下,产业园里的工人陆续下班,村口的文化广场上响起欢快的音乐。从“空心村”到“幸福村”,赵庄村用过硬作风、干群同心和民生为本的实践,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赵庄村的实践,是双庙乡‘一村三园’发展思路的鲜活样本。”双庙乡党委书记郎晓豪表示,乡里将推广赵庄村的经验,通过“五个一”工程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推进农文旅项目提质增效,进一步强化“水美双庙,辣椒之乡”IP,让更多村庄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