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许昌晨报

办好“小课堂”,写出基层治理“大文章”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报名通道一开,10秒钟名额就抢光了,几乎年年如此。”8月9日,提起社区的“暑假班”,许昌市东城区邓庄街道办事处空港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支艳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这份让居民们年年争分夺秒抢报的“稀缺福利”,正是社区已连续举办六届、每届为期35天的全程免费暑期爱心辅导班。这个“家门口”的“小课堂”,意外解开了基层治理的“密码”。

上午8时30分,社区活动室早已人声鼎沸。孩子们像归巢的小鸟,叽叽喳喳地签到、落座、翻开作业本。墙上那张精心设计的课程表,犹如一幅斑斓的成长地图:周一至周三,专业教师坐镇,专注课业辅导;周四是“巧手日”,孩子们在穿针引线和烹饪实践中悄然掌握生活技能;周五是“兴趣博览日”,茶香氤氲、武术生风、播音朗朗,为他们打开广阔的兴趣天地;到了周六,课堂走出社区,带领孩子们探秘气象台、参观部队,开阔眼界。防溺水课堂、反诈宣传、孔子书院经典诵读等多元共建资源巧妙地融入日常课程。

“既要避免孩子困在作业里感到厌烦,也不能光玩让家长觉得学无所获,这根‘平衡木’,我们走得格外用心。”支艳一语道破课程设计的原则。

在这个拥有4900多户、超万名居民的“大家庭”里,暑期班的诞生源于一次令人揪心的发现。入户走访时,工作人员频频撞见孩子们深陷手机和平板的“方寸世界”,视力告急,更缺失了在阳光下奔跑、与同龄人嬉戏的欢笑。

心之所系,行之所至。该社区8名工作者毅然化身“暑期班班主任”,将社区的会议室改造成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营”。

六年深耕,细作精耘,课程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华丽蜕变。从最初大学生志愿者陪伴学习,到如今广泛联合共驻共建单位打造丰富多元的精品课堂,背后是社区工作人员持之以恒的倾听与精益求精的迭代升级。

看着曾经怯生生不敢开口的孩子变得落落大方,见证着首批学员已长成初、高中的挺拔少年,甚至迎来居民放心送来的“二宝”,社区工作者们心头那份“累但值得”的感受愈发真切。

“以前居民来社区,多是办完事转身就走,邻里相见不相识。”支艳感慨道,“通过开办暑期爱心辅导班,邻里之间接触多了、沟通多了,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了。”

社区工作者倾注心血的免费托管,撬动了基层治理的磅礴力量。当名额“秒杀大战”年复一年上演,居民们用最直接、最热烈的需求投下了信任票:破解“带娃难”问题,就是打通民心路;办好家门口的“小课堂”,亦能挥毫泼墨,写出基层治理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