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肖 通讯员唐燕玲)持续“霸屏”的宁波高温天气,终于要按下暂停键了!记者昨天从市气象服务中心了解到,自5月14日入夏至9月8日,市区(鄞州站)高温日数已达42天,尤其是8月以来连续高温,让市民真切体会到了盛夏的“超长待机”。
持续高温不仅困扰着日常生活,也对户外作业、农业生产等带来不小挑战。不过好消息是,在经历漫长的高温“烤验”后,宁波终于可以在雷阵雨的关照下“退个烧”,喘口气了。受北方高空槽东移影响,副热带高压势力减弱,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将暂告一段落。
对于这次天气变化的成因,市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服务部高级工程师方艳莹解释:“这个时节高空槽携带的冷空气虽不及冬季强劲,但已足够打破夏季稳定的晴热格局。副高边缘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激烈碰撞,极易触发强对流天气,这正是本次天气变化的关键动力。”
随着天气形势的转变,接下来几天,阵雨或雷雨将频繁登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前期持续高温积聚了大量能量,此次强对流天气强度强。方艳莹特别提醒:“雷雨时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雷电,雷暴大风,局地小冰雹,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防范工作。”
在冷空气和降雨共同发力下,高温也将得到明显缓解,最高气温将降到35℃线以下,闷热感有所减轻。
不过,天气舞台从不缺少变化。据分析,由于副热带高压仍在摆动,后期高温仍有返场可能,但值得欣慰的是,其强度和持续时间远不及8月,即便出现也多为间歇性高温,夜间气温回落,不会如盛夏般全天闷热。而从长远来看,随着秋分节气临近,北方冷空气愈发活跃,副高影响逐渐减弱,宁波气温总体将呈波动下降趋势,凉爽的日子正在不远处等候。
在这段天气多变期,气象部门提醒市民应及时关注最新预报和预警信息。当强对流发生时,应远离大树、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确保安全;户外工作者需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开高温和强对流时段;农业生产方面需提前疏通沟渠、防农田内涝,并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
此外,鉴于本次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对流强度大,气象部门特别提醒市民避免在恶劣天气中出行,确保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