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畅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增强作风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突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教育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总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究部署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作风教育为什么要“突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教育引导”?这是由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其党性历练、社会阅历、基层锻炼相对不足,严格遵规守纪意识不强,面对诱惑容易摇摆,作风防线容易失守,甚至滑向腐败深渊。因此,必须有的放矢加大教育引导力度。二是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其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较强、前途看好,尤其是一些关键岗位干部的手上还掌握着不小的权力,客观上他们也总是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烧冷灶”“撬门缝”的对象。三是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确保这支队伍作风建设上的纯洁性先进性。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各地坚持以严的标准、严的纪律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突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教育引导,通过思想教育、典型引路、制度约束、综合监督等途径,这些干部对开展作风建设思想上更加重视,行动上更加自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更趋规范。然而,“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这也同样表现在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身上。因此,必须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突出对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教育引导,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提高政治站位,思想上要扎根。各级党组织必须增强作风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突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教育引导。尤其要“以更高政治站位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认识,牢固树立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的思想观念”。要以多种方式强化作风教育,引导他们自觉站到人民立场上、站到党性立场上、站到时代发展要求的立场上,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堤坝,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
注重角色定位,制度上要健全。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对象,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不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不放心,而是为了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引导,让他们少犯错不犯错、少走弯路,进而健康成长、加速成长,到更需要的岗位上去挑重担,为事业多做贡献。加强教育引导,离不开制度约束、机制激励。因此,各级党组织在建立完善一系列促进廉政建设的岗位责任制,补齐制度短板外,更要从教育引导出发,狠抓制度执行,最大限度地把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保障作风进位,行为上要见效。要引导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和关键岗位干部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此,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价值导向,把严管与厚爱统一起来,把思想教育与工作激励统一起来,把“醒脑子、照镜子、撸袖子”结合起来,引导其做政治过硬的“明白人”,对党忠诚;做严于律己的“规矩人”,警钟长鸣;做人民信赖的“贴心人”,情暖百姓;做攻坚克难的“拓路人”,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