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 合
9月3日的首都北京,阳光普照。
旌旗飘扬的长安街、气势恢宏的天安门广场,汇集了来自世界的灼热目光。
作为媒体记者的一员,我坐在广场观礼台一侧,好几次忍不住鼻头发酸。不同于小时候坐在电视机前的收看,不同于几年前隔着电话的采访。
此时此刻,身临其境,万千思绪,喷涌而出。
感动,源自那一段段熟悉的旋律。
《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一首首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经典歌曲,一下子将人拉回那段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
哪怕光阴荏苒、硝烟不再,熟悉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依旧可以轻易唤醒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在那个救亡图存的热血时代,多少有志青年、多少爱国人士受到这些歌曲的鼓舞,奋不顾身地奔赴前线。
在我身边,有名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00后”志愿者,全程跟着这些经典歌曲哼唱。
跨越时空,每个年轻人都是未来的火种,都是民族的希望。
感动,源自那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次阅兵,共有45个方(梯)队接受检阅。新型坦克、无人智能、网电作战、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多数为首次亮相。
当装备方队编组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战略打击群,隆隆驶来;当由预警指挥机、特种机、运输机、轰炸机、加受油机、歼击机、舰载机等组成的空中梯队依次飞过头顶,现场观众不由自主地爆发出掌声和欢呼声。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这是一份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安全感。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受阅官兵的齐声高呼,在长安街上空回荡。
此刻的中国,有底气也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维护世界和平。
感动,源自一个个共同的心愿。
观礼台上,有不少来自宁波的熟悉面孔,他们是来自不同条口的全国先进典型模范。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大程度凝聚起一切可凝聚的力量。”
“作为一名产业工人,我要把这份震撼带回岗位,与同事们继续攻坚克难,努力实现更多技术突破。”
“作为一名青年,我要继续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浪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
随着8万羽和平鸽和8万只彩色气球飞向天空,纪念大会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圆满结束。人们还沉浸在现场的氛围之中,挥舞着小红旗,久久不愿离开。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一首歌,唱了几十年,但每次唱起,眼里就会泛起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