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俊坤
2005年10月5日,江苏省高邮中学举办了百年校庆活动。该活动由高邮市委、市政府主办,高邮中学承办。为此,我市专门成立了江苏省高邮中学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担任筹委会主任和副主任,下设办公室。我任办公室主任。校庆筹委会决定:邀请省教育厅、扬州市和高邮市领导参会;邀请邮中历届知名校友和代表返校;邀请省内重点高中校长参加;召开庆祝邮中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百年校庆座谈会;举办大型庆祝纪念文艺晚会。其时,我任邮中校长,亲历了许多人和事。虽然邮中百年校庆已过去了20年,但有些事情至今不忘。
一、邀请嘉宾
俗话说,办会容易请客难。举办百年校庆,邀请知名校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经过商议,拟确定邀请吴登云、秦华孙、周尔均、陈刚、赵厚麟和陈复森等杰出校友。吴登云同志远在新疆乌恰,太远了。我和他通了电话,诚邀他们夫妇参加百年校庆活动,并请他作大会发言。他欣然接受邀请。2005年5月,我和市政府接待办主任詹刚和邮中副校长王康等前往北京,邀请另外几位重要嘉宾。
第一站先去拜访邀请时任北京朝阳区区长的陈刚。他是邮中80届校友。按照约定好的时间,我们一大早来到朝阳区政府。到了会客室,陈刚在门口迎接,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坐定后,我即阐明来意,邀请他10月5日参加邮中百年校庆并作发言。 他高兴地说,只要那天没有特别重要的政务,一定会参加母校的百年校庆。
第二站去东交民巷外交部宿舍区。高邮老乡盛卫东先生和秦华孙大使非常熟悉,他为我们带路直奔秦大使的家。秦大使家住宿舍楼四楼,三室二厅,非常简朴,简直就是一个普通百姓之家,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我们向秦大使说明了来意,秦大使高兴地接受了邀请。他说,高邮中学是他求学成长的地方,理应为母校的百年华诞祝贺,还表示将借校庆回邮之际,向母校捐赠一些图书。我当即表示感谢,并将其活动列入校庆计划。
接着,我们去拜访周尔均将军。他是邮中1946届校友,任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少将军衔。我们电话联系了周将军的儿子后,便驱车去了东便门的一座住宅楼,从地下车库上楼,直达周将军家。周尔均将军站在门口迎接我们。他非常高兴、热情随和,招呼我们入座。我向周将军汇报了来意,特别邀请周将军和夫人邓在军一起参加邮中百年校庆。周将军欣然同意,并说,我的中学校长来了,把邓在军喊回来,我们一起吃个饭。邓在军是央视的著名导演,曾执导过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她平时工作繁忙,一般不回家吃午饭,我们便婉拒了。
在京期间,我们收到了校友赵厚麟先生的电子邮件。赵厚麟时任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局局长。他远在欧洲,感谢邀请,无法参加母校百年校庆,但送上了真诚的敬意和衷心的祝愿。
二、市政府赠鼎
高邮中学百年校庆,总要留下一点纪念。经校庆筹备委员会商议,并报市政府同意,以高邮市人民政府名义铸造青铜鼎一只,作为贺礼赠送给高邮中学。铜鼎安放在学校行政楼甘雨楼前广场,作为永久的纪念。具体的事项由高邮中学承办。
我们首先聘请南京艺术学院的教授来校作设计考察,特别强调邮中是办学百年的老校,设计要能反映江淮地区及高邮古邑文化底蕴,端庄稳重大气。不久,设计草图就出来了,四足,长方形,纹饰参考了龙虬庄出土的陶片和其它文物的图像,古朴厚重,体量硕大。大家都很满意。南艺设计的教授笑道,邮中的铜鼎气魄宏大,比南京大学校庆制作的铜鼎还要大,可能是江苏第一鼎。
根据安排,我为铜鼎撰写了铭文,镌刻于铜鼎一侧。鼎文如下:“秦邮古庠,文脉源宋。公元1905年,赞化学堂始行新学。其后,历经县初中、县中学、市中学等。栉风沐雨,辉煌华夏。至公元2005年为省立邮中。斯年中秋,建校百载。铸鼎园中,俾传永远。高邮市人民政府立,2005年十月。”后来,这个铜鼎被安置在甘雨广场,成为邮中甘雨园十二景之一,古朴稳重,名曰“宝鼎呈祥”,成为邮中百年校庆标志性纪念物。
三、庆祝大会
庆祝邮中建校100周年大会在邮中校园内举行,主席台搭在甘雨楼前。
当天,天公作美,天气晴好。大会于上午9时准时开始。省教育厅、扬州市领导,高邮市四套班子领导,扬州市教育局领导,省重点高中校长,高邮市各乡镇、部委办局领导,邮中杰出校友代表,邮中领导班子成员及邮中各届毕业生代表参加了大会。省教育厅周厅长宣读了贺信,我代表邮中汇报了百年邮中的办学历程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杰出校友吴登云、陈刚作大会发言,他们由衷地感谢邮中的培养,并表示将全身心地报效祖国。时任扬州市委副书记洪军和时任高邮市委书记王正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贺邮中的百年辉煌,并对邮中的发展提出全新的要求。庆祝大会紧凑,内容充实,气氛热烈。特别是校友们相聚在一起,互致问候,相互勉励。他们参观校园,回忆往事,无不为邮中的百年辉煌感到自豪和骄傲。
庆祝大会后,在图书馆楼前广场举行了“秦华孙捐赠图书仪式”。秦华孙向母校捐赠了数百册图书,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下午,在邮中甘雨楼三楼会议室举办了历届校友代表座谈会。许多知名校友参加。他们纷纷发言,为母校邮中的发展感到高兴自豪。他们深情回忆了母校老师的教诲、关心和帮助,并对母校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知名校友陈复森其时在国家冶金部任职,担任中央巡视组江苏工作组组长。他在发言中回忆了在邮中学习成长的过程,并对高邮市的发展提出建议。
四、文艺晚会
举办百年校庆少不了一台文艺晚会。邮中师生有才华的不少,但如果全是邮中师生的节目可能显得单调。负责筹备校庆文艺晚会的校党委副书记华龙翔向我建议,是否请邮中老校长蒯小棣先生帮忙,其时他正担任江苏省戏剧学校校长。我表示赞成。
蒯小棣校长夫妇专程为此来到邮中。我向他汇报了邮中百年校庆的准备情况,特别是文艺晚会想请他助力。他欣然答应。那时,文艺演出也是有一定费用的,我们一致认为要节俭办事。蒯校长和我商定,演出以省戏校为主体,再邀请1至2位省内有知名度的文艺家参加,加上邮中的节目,时长大约一个半小时。
10月5日,文艺晚会在高邮大剧院举行。市领导、邮中历届校友济济一堂。主持人以邮中毕业生为主,周凡、明星、朱佳姝等6人共同主持,晚会向为邮中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10名老教师代表献花,感谢他们教书育人的辛勤努力,向以他们为代表的为邮中百年发展作出贡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敬。晚会节目精彩纷呈,新老校友登台献艺,省戏校和南通歌舞团全程助力。会上还播放了留美校友蒯乐天从美国传来的对母校校庆的真诚祝贺。整台晚会获得极大的成功,展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岁月如歌。转眼间,20年过去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人民的教育事业继续向前发展。邮中正在奋进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邮中的数届学子正在书写和创造母校和高邮的辉煌。邮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为自己能够适逢其时,有幸参与助力邮中一段时期的事业发展而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