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资规局:“小档案”服务“大民生”
日期:09-29
本报讯(通讯员 张德国 记者 孔令玲)前不久,三垛镇司徒村周女士电话查询宅基地审批情况,工作人员在接询后通过精准检索,很快查到其批准手续,并依据相关流程办理了不动产权证的登记审批,周女士也顺利领到了“幸福红本”。这个案例正是市资规局以“小档案”服务“大民生”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推动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不断完善服务流程,拓宽服务路径,让“小档案”成为破解民生难题、赋能民生发展的“金钥匙”。截至目前,市资规局技术保障中心藏有各类载体档案共计56万多卷册,其中涉及群众建房、登记发证、征地补偿安置等民生类档案占比超70%,总量突破40万卷,成为服务民生的“核心资源库”。
去年,市资规局对历年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推动“信息化+档案”深度融合,实现了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双向归档。系统的运用,改变了过去手动查找、耗时耗力的传统方式,基本实现了“不进库房,一键查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腿”目标。
市资规局以建设省规范档案室为目标,通过走出去学习、引进来培训,强化档案规范整理,不断拓宽民生档案搜集广度,加大民生档案利用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构建“线上+线下”服务矩阵,充分发挥了档案在服务民生、保障民权方面的重要作用。近三年来,市资规局共接待档案查阅使用2000余人次,查看使用档案6000余卷(件),提供各类证明72份,复印各类资料逾万张,在为群众办理户口迁移、权属界定、不动产登记等方面提供了原始佐证材料,成功化解了因档案缺失、信息不全导致的办事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