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高邮日报

年逾八十不服老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03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  陈谷登

  我的岳父岳母都已经是快90岁的人了,身子骨也不是特别硬朗,时常会出现一些小毛病,但他们那股不服老的劲头始终没有减退,这让我们做子女的在十分佩服的同时,又非常担心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大集体时期,岳父曾是某家社办企业的大师傅,熟练掌握着一手传统的机工技能。人到中年时,遇上了企业改制,岳父成了下岗工人,回家和岳母一起种着自家的责任田,农闲时经常给人家打一些临工。

  种田是庄稼人的本分,老两口过了80岁,仍然不肯放弃口粮田的种植。虽然面积不大,但由于是边角地,机械根本用不上,从农田的翻耕、破土,到三麦、水稻的播种、栽插,再到施肥、除草、治虫,直至最后的收割、脱粒,都得靠人工来完成。儿女们劝过多次,让他们放弃种植,别再劳累了,可他们就是不同意,说道:“我们还能动,干点活儿对身体有好处。”事实上,每年打下的粮食,不仅满足了他们老两口的口粮,子女们也跟着享用。

  岳父家的小菜园,一年四季瓜果蔬菜品种齐全,老两口可是花了不少的心血。育苗、翻地、移栽、浇水、施肥、除草,有的还要剪枝、搭架,冰雪天气覆盖塑料布,炎热天气铺设遮阳网,可谓是“眼睛一睁、忙到点灯”。蔬菜成熟了,孩子们回来拿,他们心里比谁都高兴,所有的辛劳都化作了欣慰,还时常做一大桌子菜来招待我们。

  过了80岁,岳父在农闲时仍然给人家打零工。尽管雇主有些担心,但看他做事地道,劲头也丝毫不逊年轻人,再加上碍于情面,一般都不回绝他。那些年的初夏,岳父给家乡的水产养殖户们打工,捕捉成熟的罗氏沼虾。那可是一项艰苦而顶真的活儿。虾塘的水温较低,人的大半身整天泡在水里,肩上套着网绳,一步一步往前拉,多人合力才能将网兜拉出水面。几天下来,岳父感到腿脚麻木、腰酸背痛,肩膀也磨出了血泡。子女们劝他别干了,他若无其事地笑了笑,洗把热水澡,涂点药膏,上床睡一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又出去找活干了。

  在家里,老两口更是事无巨细,尤其是岳父,做的许多事让人难以想象是一个耄耋老人所为。平时,骑三轮车、撑小木船是家常便饭,下河捕鱼捉虾,上树摘果摘瓜。家里的电器坏了,他拆卸下来自己检修,即使修不好也要捣鼓个究竟;房顶上的瓦破了,他找来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换上好瓦,又一步一步爬下来。他想要办的事情必须办成。几年前,他要在房子的东边搭一个阳光房,以方便冬天取暖、夏天乘凉。他出钱请熟悉的货车司机,顺便从城里把孩子们房屋装修时拆下的玻璃门窗运回来,又到附近企业找一些废旧的玻璃钢瓦,主要靠自己动手,遇到难题时才让孩子们帮下忙,花了个把月的时间,阳光房终于搭成了。既通风又透光,里边放两张旧沙发,虽然简陋,身居其中倒也惬意舒心。

  岳父岳母还是热心人。在庄上,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他们帮忙,邻里之间有了矛盾也爱请他们出面调解,遇上红白喜事更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跑前跑后,忙个不停。子女们家中的事他们更是操心忙碌,帮儿子媳妇看好家门,帮女儿女婿做点家务,还要帮助邻居侄子家照看好一趟鸭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两口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从不和子女们提任何要求。小病小痛自己联系乡村医生上门诊疗,也不让孩子们知道。实在支撑不住才住上几天院,人在医院却忘不了家里的一摊子事,浇菜、喂鸡、喂鱼,还有家养的宠物猫,全都放心不下,为此,只要病情稍有好转便又闹着出院回家。

  我的岳父岳母,是千千万万普通农民中最寻常的两位。福寿双全的他们,一生没有大起大落的经历,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在几十载风雨岁月里,用勤劳的双手、坚韧的肩膀,用那份不服老的倔劲儿,将平淡的日子过出了别样的精彩,抒写了人生最动人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