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高邮日报

高邮对口帮扶送“金种”助黄土地结“金果”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通讯员 孙杰 张旭 记者 维祥) “自对口帮扶以来,高邮对口帮扶米脂联络组不仅送来‘金种子’,更带来好技术。他们专门请来农业专家扎根田间,手把手教农民科学种植,带着施工队在田埂间铺设滴灌管网,把‘精准用水、科学管理’的智慧农业理念,实实在在种进了陕北的黄土里。”远眺着米脂县高西沟万亩谷子示范区,米脂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冯强感慨地说。

  米脂县地处陕北,水比油还金贵。以前种谷子,全看“老天爷”脸色,天旱了就减产,雨多了就烂根,而且品种、技术几十年没变,亩产一直上不去。产业振兴,种业先行。小米是米脂的特色产业,但过去“种源”一直是瓶颈,老品种抗病性差、亩产低,农民忙活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自高邮对口帮扶米脂后,几任联络组接续谋划,锚定“破题”方向,邀请江苏、陕西两地农业专家相互交流、联手攻关,大胆运用航天育种技术,把优质谷种送入太空,利用宇宙特殊环境诱导基因变异,返回地面后再经过一轮又一轮筛选、培育、试种。如今“米谷1号”已迭代到第八代,不仅抗病、耐旱能力大幅提升,产量更是实现质的飞跃。

  眼下,陕北高原迎来谷子灌浆的重要时期,广袤的田野间,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秸秆,泛起层层绿浪。在米脂县高西沟万亩谷子示范区,70岁的老农高治周蹲在田埂边,粗糙的指尖轻轻拂过饱满的谷穗,眼角眉梢满是藏不住的笑意:“你瞅瞅这谷子上的穗头,沉甸甸、饱盈盈,抗病性还特别强,今年又是好收成。”据了解,目前米脂县谷子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惠及种植户4万户。小米产业不仅成了守护“粮袋子”的保障,更成了撑起农民“钱袋子”的富民产业。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只有不断更新种子品质,选育出抗病性更强、口感更优、亩产更高的新品种,才能让陕北的种植户们年年有好收成、岁岁能增收入,这也是我们对口帮扶的初心和使命。”市委常委、高邮对口帮扶米脂联络组组长薛斌表示,眼下“米谷2号”等新一代品种已进入关键选育阶段,未来将在陕北高原大规模推广,让“金种子”结出更多“金果实”,让黄土坡上的富民产业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