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藏在节气里的养生智慧,这几件事别做错
日期:09-08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谚语云:“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主要指白露节气之后,天气冷暖多变,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旧疾,因此要注意保暖,穿衣服不能赤膊露体。白露燥邪当令,空气变燥,人体容易出现口燥咽干、燥咳心烦及大便秘结等典型“秋燥”症状,所以从中医角度来看,白露养生需遵循“养肺润燥、健脾安神”的原则。
饮食养生:养肺润燥、健脾安神
白露燥邪易伤肺津、扰心神,饮食需以“润”为主,加之天气冷暖多变易伤脾胃,因此需兼顾收敛肺气、暖脾胃。可多食滋阴润燥食材,如银耳、百合、梨、莲子等,煮成银耳百合羹、雪梨汤,帮助补充津液、缓解口干舌燥;也可适量吃芝麻、核桃等富含油脂的食物,滋养肺肾、润肠通便;同时要注意防止上火,忌食葱、姜、蒜等辛辣、热性的食物,避免加重燥邪;可增加山楂、葡萄、柚子等酸味食物,既能收敛肺气,又能开胃助消化,改善秋季常见的食欲减退。
银耳雪梨百合汤:银耳有滋阴润燥、增强免疫力作用;百合可润肺止咳,还能宁心安神;莲子具有健脾益肾养心之功效;红枣健脾养胃,正是秋季养肺润燥、健脾安神的佳品。
起居养生:早睡早起,注意保暖
起居需顺应自然节律,同时防范“秋凉”伤身。调整作息,早睡早起,尽量在22点前入睡,帮助收敛阳气、养足精神;早晨适当早起,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肺气宣发;昼夜温差大,需及时添衣,尤其注意护好腹部、脚部和颈部等重要部位。
运动养生:适度温和,避免耗损阳气
白露时节宜选择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微出汗、无明显疲劳感为宜,时间上避免在清晨气温过低时运动,可选择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此时气温适中。运动后及时更换衣物,以防受凉。
情志养生:收敛心境,防止悲秋
白露后草木渐枯,易让人产生“悲秋”情绪,过度抑郁会影响肺气宣畅,进而影响健康,因此平时可多参与户外活动,如登高、赏秋,感受自然之美,缓解低落心境;也可与家人朋友交流,或通过听音乐、读书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心境平和。
穴位按摩:健脾养肺、温经通络
足三里穴:健脾益胃、补气养血,增强脾胃功能,提升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抵御秋燥和寒邪侵袭;
肺俞穴:健肺养肺、滋阴润燥,缓解口干、咽干、燥咳等症状;
穴位按摩
大椎穴:祛寒通络,抵御寒邪侵袭,缓解机体酸胀、头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