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高邮日报

刘久英嫁女儿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04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小琴的妈妈如果还在世,此刻,会笑得和我们一样开心吧?”婚礼现场,坐在台下的刘久英头脑里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

  以传统中国红为主色调的婚礼大厅内,流光溢彩。各种喜庆的灯光沿着既定的轨迹旋转、闪耀,洒下一片温馨与浪漫。刘久英手里紧握着两页红色的A4纸,上面写满了她和丈夫给女儿女婿的新婚祝词,那微微颤抖的手,流露了她激动的心情。

  如果不是一身精致的礼服和胸花丝带上标识的“母亲”二字,人们应该很难想到如此年轻貌美的女子竟然已有个这么大的女儿了。“好福气啊,这么年轻就要当外公外婆啦!”时不时地,会有朋友笑嘻嘻地走过来送上略带调侃的祝福。

  舒缓优美的乐曲声中,一对新人手牵着手缓步走上舞台——那是她的女儿和女婿。

  是的,新娘小琴是她的女儿,是他们夫妇抚养了15年的女儿。15年来,她几乎没想到过小琴的生母,更没对人提起过,她和丈夫早已将小琴视如己出。小琴的生活、学业,无一不让他们操碎了心。如今,又以几十万的嫁妆,风风光光地让她做了今天最幸福的新娘。只一声亲亲热热的“爸”“妈”,便让他们夫妇心甜如蜜、百感交集。

  但不知道为什么,刘久英的心里越是感到甜蜜,越是生出一种感慨:“要是小琴的亲生母亲能看到这一幕该多好!”

  她未曾见过小琴的生母,却听闻过那段悲惨至极的过往。她在知晓小琴身世的那一刻,怜悯与同情便在心底生了根,也由此开启了与小琴一生的羁绊。

  二

  高邮湖西郭集镇是全国最大的灯具生产基地,素有“灯具之乡”之美誉。二十几年前,年轻的刘久英、柏学兵夫妇,就在这里经营着一家公司,名为“扬州市迎宾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销售灯具,年产值以千万计算,由于经营有方,在当地颇有名气,算是做到了人生的“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的刘久英对现状非常满足,房子、车子、儿子……曾经向往的、期盼的,好像都已经拥有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顺风顺水的日子和和美美。

  但三十而立的柏学兵思想似乎更活跃些,人际交往也更频繁些,在满足于生活现状的同时,学会了“小赌怡情”,且随着生意的越来越红火,赌场的“小来来”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变“大”。刘久英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知道赌场是个无底洞,是个陷人坑,丈夫若成了赌徒,这个人就毁了,这个家就毁了,她要把丈夫拉回来。苦口婆心地劝说,寻死觅活地吵闹,如此几次三番,终于,柏学兵说:“不赌了不赌了,把赌博的钱用来为社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于是从2004年开始,夫妇俩便踏上了爱心之旅,开始资助镇里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读书。令他俩没想到的是,这一举动,让小琴的命运齿轮也开始悄然转动。一天,朋友李威志告诉刘久英,跟他们一湖之隔的高邮司徒镇就有个符合他们帮扶条件的贫困儿童。

  三

  李威志说的那个孩子就是小琴,那年10 岁,上小学四年级。

  小琴的身世,宛如一部沉重的悲剧:父亲打小智障,为了传承“血脉”,家人用姑姑换亲,却换来两个破碎的家庭。小琴出生后,母亲不堪重负,在她六个月大时便狠心离去,但改嫁后依旧命运多舛,绝望之下,先毒死幼子,后服毒自尽。不久,随着爷爷病世,智障父亲进城打工(所得薪酬仅能自己糊口)。家中只剩下小琴与奶奶相依为命。尽管镇上帮扶、学费减免,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窘迫依旧如影随形。

  好在小琴从小懂事,上学后勤奋刻苦、品学兼优,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2004年的国庆节,刘久英夫妇丢下手头繁忙的工作,在认真听取镇团委负责人的介绍后,迈步走向这个残缺的家。

  提前得知消息的奶奶扶门翘首……她实在是太老了,内心惟一的期望就是赶紧找个好人家,把小琴带走好好培养。多年前那被村里人或明或暗加以指责的换亲,不就是为了这点“血脉”吗?想到这里,奶奶叹了口气。奶奶平日里是个明事理的人,凡事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但在“换亲”这件事上,她想不通为什么结局会是这个样子。远远地,有几个人向她家走来,她看不清面孔,但能看出个个衣着光鲜,她的心也鲜亮起来。

  在小琴家,当听到年迈的奶奶心酸地说起小琴暑假两个月只吃过两次肉时,刘久英夫妻的眼眶湿润了。刘久英掏出1000元递给奶奶,并郑重向奶奶承诺,从今往后直至孩子工作以前,小琴的一切费用他们全包了。

  为了打消奶奶的顾虑,刘久英夫妇在交流过程中,还安排好了为奶奶家安装电话以及门口铺路的事,他们对奶奶说,等合适的时候会把孩子接走的。奶奶赶紧让小琴叫爸爸、叫妈妈!小琴忸怩了半天才含混不清地叫了。“哎!”“哎!”听到刘久英夫妇爽快地答应了,奶奶才放下心来。

  从此,小琴有了新衣、新鞋、新被,新的爸妈和两个弟弟,一切,从“新”开始。

  四

  小琴初中的时候,刘久英夫妇把她接到了身边。

  “女孩子不同于男孩子,不能有半点差池,要慢慢‘盘’。既然带在了身边,就跟亲生的再无二样。”这是刘久英的观念。“盘”是高邮方言,调教的意思。“盘”不仅需要在经济上有所付出,更需要在精力上付出更多的关爱,从此,小琴的一言一行都左右了他们的视线。

  小琴被“盘”得很好。学习上,不仅有爸爸妈妈“盘”,还有在中学当老师的舅舅、舅妈“盘”,成绩由原先的年级两百多名,很快就进到前五十几名、三十几名,最后稳定在前三、五名;在家,有外公外婆“盘”,她上敬老下爱小,从未跟谁有过争吵。在外公生病住院的日子里,为了照顾好外公,她常常一连几天住在医院陪护,不肯回家休息。对在司徒镇那边的奶奶家,也会不定期回去住上几天,或跟爸爸妈妈一起,买一堆好吃的东西送给奶奶,分别时再硬塞给奶奶一些钱。

  三年后,小琴以693的高分考入了高邮重点中学高中部。得知分数的那一刻,全家欢腾。当年高邮正在招收最后一批五年制免费师范生,属于定向栽培的那种,即毕业后就可参加工作。全家人经过仔细分析、推敲,从长远、稳定的角度考虑,最终一致同意小琴上这个师范学校。

  在师范学校学习的五年间,小琴不仅拿到了专科文凭,还通过自修拿到了本科文凭。毕业后,顺利成为一名中心小学的英语老师。

  从学业完成到工作稳定,再到如今找到如意郎君,小琴的人生在爸爸妈妈的引领下,一路顺畅。

  五

  婚礼上,小琴笑得很开心,像所有的新嫁娘一样,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当刘久英走上台准备讲话时,小琴依然开心地笑着。妈妈不是一个喜欢将“爱”挂在嘴边的人,在她的心里,妈妈也算是一个干脆利落的女强人了,在这么温情的场合,她想象不出妈妈会讲出什么细腻的话来,便和众人一起笑着等。

  刘久英拿出那两张红色的A4纸,顿了顿,她从来没有如此激动过,说不出的感觉,但是很强烈,她念道:“亲爱的女儿……”

  小琴自己都没想到,妈妈的第一句话就让她的眼泪“哗”地流了出来,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只感觉那是从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流出的眼泪,她任由它们从眼眶中往外喷涌。

  刘久英的声音开始哽咽:

  “时间过得好快呀!第一次见面时你还是一个黄毛丫头,可一转眼,你都已经二十六岁了。

  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此时此刻,爸爸妈妈要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送你的祝福,太多太多……”

  长达两页纸的叮嘱,她念得很慢,仿佛那点点滴滴的期许,说也说不完。台下的柏学兵亦是泪流满面,不少亲朋好友,也悄悄红了眼……

  转眼五年过去了,“刘久英嫁女儿”的故事已成为一方美谈。这份始于怜悯、成于坚守的大爱,在岁月流转中依然熠熠生辉,温暖着每一个知情人的心田。

  2024年10月27日,高邮市石榴花志愿者服务中心成立,由扬州市太阳雨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刘久英担任会长,早已成为妈妈的小琴也成了志愿者中的一员。小琴说:“雨果先生曾说——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而我,则希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这一点。”

  作者简介:李银华(女),高邮人(现居扬州),扬州市文艺创作研究会理事,扬州市太阳雨志愿者团队志愿者。该文获“善引风尚·爱满邮城”主题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