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高邮日报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担当坚决筑牢安全生产堤坝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甘垛镇党委书记 戴小斌

  安全生产是生命线,更是发展的底线。近日,我带队深入重点场所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行走在工厂车间、田间烘干房、街边小店铺,看到忙碌的生产场景和潜在的隐患点并存,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时时放心不下”——愈发强烈。本次检查不仅是一次实地督导,更是对我自身履职尽责的深刻提醒,对全镇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方向的再思考、再强化。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警惕“熟视无睹”,风险意识必须刻在心里、落在日常。检查中走过的每一个点,都曾是我们关注的对象,但每次都可能发现新的细节隐患。烘干房的有限空间作业,高温时节设备负荷增大、易燃物堆积的风险显而易见,但关键在于日常维护管理是否一丝不苟?企业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中,特种作业的规范操作是否被严格遵守?员工面对突发情况能否有效应对?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电瓶车维修点,一块电池的不当存放、一个堵塞的通道,都可能是灾难的导火索。这深刻警示我:风险无处不在,隐患可能就藏在“习以为常”的背后,绝不能被表面的“常态运行”所麻痹。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将“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风险防控的要求融入日常管理的每时每刻、每个环节。

  二、严防“责任悬空”,安全责任必须压到实处、一贯到底。安全工作千头万绪,但核心在于责任的明晰与落实。检查中,我对企业和场所负责人反复强调的,就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刚性要求。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真正在思想上重视、投入上保障、管理上到位,特别是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安全培训,让安全规程成为肌肉记忆,让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同时,村(社区)的属地监管责任同样至关重要。“小场所”分布广、管理难,但风险不小。像电瓶车维修点这类场所,其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属地村(社区)必须强化担当,将日常巡查做深做细做实,决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安全责任链条不能有任何断点,要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从管理层到操作层,从镇级部门到村(社区),都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三、力戒“排查虚化”,隐患整治必须闭环管理、一抓到底。拉网式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看到农环办、综安办、消防工作所同步开展专项检查,聚焦有限空间、电气线路、易燃物存储等关键环节,并要求限期整改,我感到欣慰。但更重要的是,排查绝不能“雨过地皮湿”,整治必须“一竿子插到底”。对于检查出的每一个隐患点,都要建立清晰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时限。要严格实施销号管理,整改不到位决不放过,严防“死灰复燃”。同时,要举一反三,同类问题要全面排查,深挖共性根源。闭环管理是隐患整治的生命线,只有做到问题真发现、整改真落实、效果真长久,才能避免小隐患演变成大事故。

  四、常思“防患未然”,安全基础必须持续夯实、能力提升。“安全生产是发展的底线,必须常抓不懈、防患未然!”这句话是我在检查现场反复强调的,也是内心最真实的感受。风险防控不能仅仅依赖运动式的检查,关键在于夯实安全基础,提升全社会安全素养。要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各类消防设施、防护设备;要深化安全宣传教育,创新形式载体,将安全用电、用气、逃生自救等知识普及到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商铺、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群众心中。尤其是对网格员队伍,要赋予其发现风险、报告隐患、传播知识的更大职能,使之成为基层安全治理的“前哨”和“探头”。提升全镇的应急避险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我们工作的最终落脚点。

  此次检查虽告一段落,但安全工作没有休止符。我将始终怀着这份“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带头落实安全责任,以上率下推动风险管控常态化、精细化。要求全镇各部门、各村(社区)、各生产经营单位,务必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持续强化风险意识,拧紧责任链条,深化隐患治理,补齐能力短板,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全力筑牢我镇安全生产的坚固防线,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而持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