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高邮日报

水果怎么吃,才能更健康?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05版:身心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很多人心中,水果是“天然的维生素”,不仅香甜可口,还有各种功效。但你真的吃对了吗?一天当中,什么时间吃水果对身体最有益?每天吃多少水果合适?不同体质的人群,应该吃什么样的水果?……今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荣爽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水果到底该怎么吃才能更健康?

  水果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点进入人体,其营养吸收效率和代谢路径存在显著差异。科学安排食用时机,可使水果的健康效益最大化。

  一般建议两餐之间(上午10时、下午3时左右)吃水果最合适,此时胃中无大量食物,营养吸收好。不建议空腹吃水果,尤其是柿子、山楂、菠萝、橘子等含鞣酸或果酸的水果,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痛、胃胀。也不推荐饭后立刻吃水果,因为胃正在集中消化食物,此时再吃水果会增加消化负担,尤其是一些酸性较强的水果,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胀气或反酸。从血糖控制的角度来看,饭后血糖本就处于上升阶段,此时再吃水果会进一步增加血糖波动,加重胰岛负担。即使是健康人群,长期这样吃也可能影响代谢。

  水果虽好,但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人每天可食用200—350克水果,约是一个苹果+半根香蕉的量;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6—10岁、11—13岁、14—17岁孩子的一日水果推荐量分别是150—200克、200—300克、300—350克。为了防止一次性摄入过多糖分,可以将每日的水果分成两次食用,如上午和下午各吃150克左右,这样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的代谢压力。要注意,水果不能完全替代主食,水果糖分高、水分多,饱腹感强但热量不低。对于脾胃虚弱者,不建议吃生冷水果或寒凉性水果(如西瓜、香瓜、柚子等),可以选温性水果如苹果、桃子。

  不同体质、疾病状态下的人群,适合吃的水果各不相同。对于易上火的人,如口干舌燥、便秘者,可选凉性水果(如梨、火龙果);对于虚寒体质者,如手脚冰凉、胃寒者,应选温性水果(如苹果、樱桃);对于肾病、高钾血症患者,需要限制高钾水果(如香蕉、猕猴桃、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