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高邮日报

高邮市“同心筑梦·宏志行动”孤困青少儿慈善项目答记者问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08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善引风尚 爱满邮城”“5·19慈善一日捐”慈善义演活动举办

  高邮市“同心筑梦·宏志行动”志愿者培训会

  小萍“梦想小屋”房间改造前

  小萍“梦想小屋”房间改造后

  首期“同心筑梦·宏志行动”公益夏令营

  问:什么是“同心筑梦·宏志行动”孤困青少儿慈善项目?

  答:孤困青少儿是社会上最弱小、最需要关怀的群体之一,因自身和家庭的特殊情况,他们在生存、发展和安全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关爱他们,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成才,更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为孤困青少儿创造良好成长环境,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逐梦前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于这样的背景,“同心筑梦·宏志行动”孤困青少儿慈善项目也因此应运而生。“同心”,意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宏志”,取“宏图报党恩,志远为国强”之意。这一项目,是我市聚焦孤困青少儿群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一项重要慈善举措,具有非凡的意义。

  问:高邮市“同心筑梦·宏志行动”孤困青少儿慈善项目的帮扶对象指哪些?

  答:孤困青少儿,指不满18周岁,因自身和家庭原因而陷入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特别是民政兜底保障之外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关心帮助的儿童。

  问:高邮市“同心筑梦·宏志行动”孤困青少儿慈善项目帮扶对象如何确定?

  答:经前期市民政部门排查,我市现有孤困青少儿1090余名,其中520余名已由财政兜底,剩余570余名属于家庭困难但财政未兜底。近期对剩余570名孤困青少儿进行了深入走访,初步建立“一人一档”信息库,经复核后,部分青少儿家庭条件已经改善,实际需要帮助的人数在480名左右。我们将针对这一群体,建立志愿者与孤困青少儿“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项目实施中的关键作用,实现对孤困青少儿的精准长效帮扶和伴随式关爱。

  问:对高邮市“同心筑梦·宏志行动”孤困青少儿慈善项目的志愿者有什么工作安排?

  答:项目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工作由社会工作部负责,管理工作由团市委负责。按规范要求匹配志愿者与孤困青少儿,聘任结对志愿者作为孤困青少儿的“助理监护人”。志愿者每月至少上门走访互动一次,每个月给孩子200元零花钱、两箱纯牛奶,费用由项目经费出;每两个月陪孩子吃一顿饭(150元左右),并帮助孩子实现一个微心愿,费用由志愿者自己出;每年帮孩子购买换季的衣服,费用由项目经费出;每半年组织孩子参加冬令营、夏令营(分年龄段、分片区举办),费用由项目经费出;每年为孩子购买一份医疗保险,费用由项目经费出;每年为50名左右孤困青少儿装修一间“梦想小屋”,装修内容包括墙面、地面、天花板翻新,配备床、衣柜、学习桌、台灯、被褥等基本学习生活用品,费用由项目经费出;组建心理咨询志愿者和课业辅导志愿者团队,为孤困青少儿提供心理疏导、学习辅导服务,由结对志愿者在走访过程中根据关爱对象情况提出需求。

  问: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制定并实施了哪些有力的保障措施?

  答:在志愿者管理方面,积极推动志愿者与全市480名孤困青少儿进行“一对一”长期结对帮扶,每一对帮扶关系,都是一条连接着爱与希望的纽带。同时,由社会工作部组织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帮扶对象的多样化需求,在公益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为满足孤困青少儿的多元需求,我们多维度发力,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举措。设立“同心筑梦·宏志行动”孤困青少儿慈善项目基金,用于发放助学金、购置学习生活用品以及建设“梦想小屋”等。值得一提的是,过去4年已经建成104间小屋,切实解决了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后顾之忧,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2025年首批18间“梦想小屋”已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顺利交付;第二批32间已于8月启动建设,预计在10月全部建设完成。通过集中公益活动,如“爱心暑托”“暖冬行动”等特色公益项目,精准对接孤困青少儿在物质资助、学习生活、社会融入、成长陪伴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爱与温暖。

  “同心筑梦·宏志行动”孤困青少儿慈善项目由团市委、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总工会、市妇联、市民政局、市关工委、市慈善总会等部门共同协同推进。通过部门联动,深入推进“梦想小屋”“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等特色项目,精准对接并帮助孩子们实现“微心愿”,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问:如何推动志愿者与孤困青少儿形成长期稳定的结对关系?

  答:从“招募、培训、激励”三个环节发力:招募时,除公开遴选外,重点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推荐教师、社工等专业人士,确保志愿者队伍稳定性;结对后,严格执行“不短于三年”的原则,每年联合专业社会组织开展至少1次培训,内容涵盖儿童心理、沟通技巧等;激励方面,我们会定期收集志愿者的帮扶案例,在项目成果展示活动中宣传优秀事迹,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将志愿服务时长纳入评优评先参考,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

  问:作为志愿者,日常如何开展帮扶?有没有印象深刻的细节?

  答:我们主要围绕方案中的 “五个走进” 和 “五心行动” 开展工作。比如我结对的是一名8岁女孩,按照要求每月至少入户1次,除了送学习用品,更多是陪她聊天、辅导作业,还会和她的班主任、监护人沟通她的近况。印象深的是第一次去她家时,孩子很腼腆,不爱说话。后来我坚持每周去一次,带她参加各类活动,和其他孩子一起做手工,慢慢她开始主动和我分享学校的事。现在她会画手抄报送给我,这种信任让我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问:作为基层团组织,在“同心筑梦·宏志行动”孤困青少儿慈善项目中承担了哪些具体职责?如何确保帮扶对象信息的精准性?

  答:在项目中,我们基层团组织主要负责孤困青少儿的 “建档立卡”和“梦想小屋”项目实施两大核心任务。

  关于信息精准性,我们严格落实方案中“一年两排”“一月一访”制度,联合民政部门开展全面摸底排查;组织专人入户走访,动态更新“一人一档”,档案包含孩子的基本信息、帮扶措施等,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同时,我们牵头推进“梦想小屋”建设,联合社会力量为部分孩子改善居住环境,后续将根据排查结果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