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水利局
今年入汛以来,我市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以“早部署、快行动、严落实”为原则,全面织密防汛安全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在防范“竹节草”肆虐和应对强降雨期间,全市上下,全面动员,积极应对,防汛防台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运筹帷幄 压实责任
思路决定出路,有备才能无患。今年防汛工作成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运筹帷幄、防患于未然的指导思想。
7月6日,市委书记田醒民带领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和防汛重要点位,调研督导防汛工作,详细了解主要河湖水位监测、预案准备、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等情况,并就今年防汛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市防指及相关领导要靠前指挥,各相关部门和乡镇(园区)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协同配合,把各层各级责任再压实、把各项工作措施再靠实、把“一键启动、全面响应”机制再优化。要密切关注气象、水文和重点河湖有关情况,切实排除一切风险隐患,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到位,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7月29日,市长郑志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国祥收听收看全省防御台风“竹节草”工作视频会议。郑志明强调,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充分认识极端天气的不确定性,从最不利情况出发,做最充分准备,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加强对重点基础设施隐患排查整改,逐一落实应急措施和安全责任,坚决打赢这场防台防汛硬仗。
8月1日晚,市防指副总指挥、副市长杨芹芹在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对各乡镇(园区)防汛工作进行点名调度,传达省、市防汛工作要求,对防御台风“竹节草”期间防汛抢险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要求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一失防”的理念,坚决守牢“人员不伤亡”的底线,压实特殊人群“叫应”责任链条,科学前置防汛物资和抢险力量。
8月9日上午,面对即将到来的持续强降雨天气,我市第一时间组织召开防御调度会,传达贯彻上级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当前防汛形势,安排部署我市防范应对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确保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各部门单位和乡镇(园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全面动员,积极应对,落实措施,严明纪律,为打赢今夏防汛防台风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雨绸缪 提前介入
早在今年春夏之交,市防指和市水利部门就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本着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原则,启动了汛前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相关部位通力合作,抢抓汛前“窗口期”,加快推进各项水利工程建设,高邮湖控制线杨庄漫水闸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完成水下工程,省级风险点消险项目头闸拆建工程及京杭运河东堤堤后深塘年度填塘固基工程进度超前,防洪功能得到了恢复。此外,2024年度7条生态河道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今年河道整治工程也在全面推进,从而进一步畅通了水系脉络,提升了区域防洪保安能力。
同时,市水利部门深入开展汛前大检查,重点检查排水防涝设施运行情况,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养丰闸、南澄子河西闸站、新沟河泵站运行故障等15个防汛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及整改期限,确保排水防涝设施在汛期发挥相应的功能作用。及时调整充实防汛资源,配备移动泵车、水泵等应急抢排装备,应急抽排能力达到0.86万立方米每小时,由城区防指统一调配,确保能在涝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出动抢排。有序实施排水除涝设施养护,按计划依次将城区排水管网全部疏通一遍,对历史易积水路段至少疏通两次,目前已累计疏通管网约200公里;持续清理河道拦污栅及管涵,对琵琶洞、马饮塘河、万金河等拦污栅及地下管涵等进行清理,清理出阻水垃圾约110立方米,确保排水畅通。加强积水点巡查改造,对健民路(君庭雅居公交站台)、民生路等8处微小积水点进行了整治,目前市区所有积水点基本整治到位。
在此基础上,市防指、水利局进一步压实防汛防旱责任,及时调整城区防汛组织网络,细化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实现了防汛责任落实全覆盖。在《高邮日报》、今日高邮等主流媒体上对城区泵站、城区11个低洼风险点等重点部位落实防汛责任人,接受社会监督;明确每座泵站、闸门的启闭管理工作责任人,确保及时调控城区水位,确保发挥防洪排涝工程效益。
在防汛物资准备方面,全市共储备防汛袋71.14万条、土工布9.39万条、移动泵车4台、水泵82台、汽油机泵30台等。在救援力量方面,市级层面组建了1支100人的专业抢险队伍、1支抢险救援专家队伍、15支部门应急抢险队伍和13支乡镇应急队伍,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抢险救援体系,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此外,市防指专门开展军地联合演练、滞涝圩调度运用演练、防汛抢险泵车专项培训与实战演练,组织参训队员系统学习防汛抢险操作规范,并通过模拟真实抢险场景进行全面实操检验,以实战化训练提升防汛应急能力。
科学调度 沉着应战
受台风“竹节草”影响,7月29日11时至8月2日12时,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最大雨量209.3毫米。市防指、市水利局密切关注风情、雨情和水情、汛情变化,科学研判防汛形势,及时出台应对措施。
为应对台风暴雨带来的潜在危险,市水利部门进一步加强科学调度管理,提前预排预降,城区河道由活水、保水状态迅速切换为防汛模式,适时关闭沿运进水口门,排空河道,降低水位,腾空雨水管网,全面提升河道、管网应对短时强降雨的能力。同时,加强动态巡查管理,及时消除积水隐患。降雨过程中,市水利局主要负责人既当战斗员又当指挥员,不间断组织工作人员上路查看情况,通过清理垃圾、开启井盖、启动泵车等助排措施,及时消除低洼处积水。台风过后,我市主城区实现雨停路干,城乡群众生产生活一切正常。
8月9日夜间至12日,我市出现持续性降雨,市防指迅速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水利部门迅速进入战时工作状态,一方面加强与上级防指、市防指各成员单位沟通协调,指导各乡镇(园区)开展各项防御措施,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扎实做好本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另一方面,提前周密部署,印发强降雨防范工作提示单,提醒各乡镇(园区)、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叫应、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巡查值守、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科学前置抢险物资和力量、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等工作。水利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实地开展重点防御部位和环节检查,重点检查泵车前置、泵站运行、易积水点防御准备、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筑牢全市防汛防台风安全防线。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领导指挥下,在各部门单位和乡镇(园区)的齐心协力下,我市筑起防汛防台风的“铜墙铁壁”,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今夏防汛防台风工作的初步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