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汤庄镇党委书记 杨芹芹
求真务实,敢闯敢干,以一腔热忱抓实集体增收。对于镇村一级来说,资源闲置就是最大的浪费。通过走访调研,我发现友谊村作为“资源富矿”,却因发展思路不够清晰,导致老旧资产盘活与本地项目结合度不高;缦阳村虽有小厂作坊基础,却困于“收租思维”,产业链条薄弱。增收之要,首在破局决心,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推动友谊村盘活老旧闲置资产,变废为宝;引导缦阳村整合小作坊,通过“集体入股+企业合作”的形式,完善配套服务,延长产业链条。唯有干部敢闯、路径求实,才能让沉睡资源“活起来”、集体腰包“鼓起来”。
践行宗旨,用心用情,以一片真心做好民生服务。助餐服务全覆盖让老人们免于奔波之苦,一碗热饭背后是基层智慧的温度。在缦阳村,我了解到该村采取了全员轮流取餐送餐的形式开展老年助餐,旨在通过提高村级工作人员能力,不断激活服务效能。为民服务,重在走心用情,要不断拓展为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以助餐点为纽带,拓展健康监测、助剪助买等功能,打造“养老生活圈”。民生无小事,唯有将“送餐车”驶入群众心坎,才能筑牢党群连心桥。
见微知著,善治善为,以一只铁腕整治人居环境。环境整治是一块“硬骨头”,通过突击整治,许多环境问题被逐一销号,但亮点打造还需再下功夫。环境治理,贵在久久为功,必须坚持“精修内功、外塑颜值”,不仅要建设核心庄台,打造沿河步道,塑造“一湾清流一村景”,更要强化村组长效管护。创新工作机制,通过“星级户”评选,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以“绣花功夫”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从“一时净”到“长久美”的蜕变。
勤学善思,常悟常进,以一套方法助力企业成长。企业是发展的源头活水,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大局,必须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企业转”。一方面,做足要素保障,聚焦现有重点企业痛点难点,为重点企业定制“一企一策”解决方案,专班跟进、精准施策,着力破解用地、用工、融资等瓶颈,确保重点项目推进无障碍、企业发展有支撑。另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推行“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尤其对在建、待建重大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协调解决审批、用工、物流等堵点问题,力促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同时,不仅“扶大”更要“育新”,实施100家潜力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通过政策辅导、市场对接、产业链对接等组合拳,助力新苗企业破土成长、加速壮大。唯有靠前一步、主动作为,才能激活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方向盘”,更是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将牢牢把握这一核心,持续巩固拓展“三进”成果,实现制度创新再深化,乡风文明再提升,队伍锻造再发力,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