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高邮日报

理论宣讲“活”起来 民生服务“实”起来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通讯员 徐丹 记者 孔令玲)近日,一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做好基层理论宣讲》专题课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开讲。此次课程紧扣“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如何有效开展基层宣讲、撰写高质量的宣传稿”三大核心内容,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实践拓展等形式,为宣讲员“充电蓄能”,为理论宣讲注入“源头活水”。

  近年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着力培育宣讲队伍、优化宣讲内容、打造宣讲品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流动式、互动式、沉浸式”理论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为传播“冒热气”的宣讲内容,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打造了“流动式”思政课堂。在开发区阳沟村的“田间课堂”,宣讲员通过接地气的惠农政策讲解,将养老保险、医疗报销等问题讲清楚讲明白。中心组织党员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成立“背包客”宣传小分队,不拘泥于固定场所、固定模式,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小巷,用乡音俚语、网言网语、身边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宏大理论转化为身边可感的“烟火气”。

  同时,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采用“互动式”模式,让思政课堂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桥梁。在送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政策宣讲+民生答疑”专场活动中,主题为《江苏科技金融政策与“苏科贷”产品介绍》的课程吸引了辖区40余家重点企业代表前来咨询。“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申报有哪些要求?”“请问‘苏科贷’跟银行其他贷款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呢?”面对这些疑惑,文明实践“科技科普”平台的单位代表带着政策清单进行一一解答。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还积极构建大众话语体系,打造“沉浸式”宣讲模式,将游戏、戏曲、情景剧、脱口秀等元素融入理论宣讲,避免刻板说教,让宣讲更能入脑入心。依托“艺理同心剧团”,创作了情景剧《金港的春天》、三句半《幸福账单》、快板书《移风易俗树新风》等原创作品,通过“百姓名嘴+草根艺人”搭档演出,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生动的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具体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