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大医附二院全科医学科致力于提供温馨体贴的服务。彭深 摄
提起医院里的全科医学科,不少人会感到陌生:全科医学科是什么病都可以看吗?实际上,全科医学是一门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科。全科医生既可以提供大多数疾病的基础诊疗服务,还承担着协调治疗和管理综合性疾病的角色。
“现代医学细分程度高,病人来看病时可能不清楚具体哪里不舒服,全科医生可以帮助他们精准导向具体的专科就诊;而一些接受了专科手术治疗的病人,也可以在全科医学科里得到专业的康复服务。”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负责人林小荣介绍,科室在全面提供全科医疗服务的同时,力促提高常见病的诊疗服务水平,同时,提升社区群众的慢病管理意识,做好群众健康“守护人”。
●南方日报记者 彭深
发挥全科优势 优化就医体验
林小荣介绍,早在十余年前,汕大医附二院就已开展全科医学服务,通过各科室协作的形式,落实全科医学科关口前移、重视健康管理的理念。2023年7月,为了更精准、规范开展全科医学服务,医院对原来加挂其他科室的全科医学科独立设科,编制29张病床,配置了一支涵盖全科医学科和心血管、呼吸、血液、神经内科、肾内科等多个专科的专业医护团队,且所有医生均具备全科医生执业证。
在来到全科医学科之前,林小荣曾在急诊科室工作长达20多年,一些非急症病人由于不了解具体该到哪个专科就诊而在急诊科不知所措的情形让她印象深刻。她介绍,有些未分化疾病的病人,症状较多但又没有单一指向某一疾病专科,可能需要往返在多个专科挂号候诊检查,浪费较多时间;而症状未分化的非急症患者,如果在急诊收住院,则占用了宝贵的急救资源。全科医学科的成立,正可以有效破解这种供需矛盾,让群众拥有更好的就医体验。
她介绍,全科医学科收治未分化疾病病人后,将通过进一步的诊断,进行对症治疗或者转诊到某一具体专科进行治疗。“之前是病人不了解该看什么专科,现在是我们专业的医生帮他们诊断,直接对接到相应对症的专科,实现精准治疗。”林小荣介绍,科室的专家医生也能从全科医学的角度,为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诊疗,有效地分流急诊和各专科门诊的就诊压力。
同时,全科医学科也承担着康复过渡病房的功能。部分重症病人从ICU(重症医学科)或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区)等监护床位转到普通病房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康复治疗。这时,涉及全身多系统疾病的病人也可以选择转到全科医学科病房过渡康复,将监护床位等宝贵医疗资源让渡给更加有需要的其他重症病人。
目前,全科医学科还建立了MDT多专科会诊制度,定期邀请医院多学科专家会诊,让住院康复病人得到更优质、精准的医疗服务。林小荣介绍,全科医学科还与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合作,畅通收住院机制,病人如果出现糖尿病感染发病,可以直接收到全科医学科住院控制血糖和感染。
与其他专科门诊相比,全科医学科更注重对慢病的管理。因此,科室还不时联动汕大医附二院华天医联体下沉到基层社区,开展义诊宣教活动,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病管理的理念带到社区。同时,畅通医联体单位转诊基层社区慢病病人的绿色通道,让基层群众也能便捷享受到三甲综合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开展多项常见病创新术式
林小荣介绍,全科医学科成立以后,工作节奏紧凑,忙碌成了这个科室的常态。科室病床周转快,不时还出现满床,而其中收治数量较多的,便是慢性肾脏病患者。
一项汕头在职人员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汕头当地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达到12%—13%,比全国平均水平约高2—3个百分点。全科医学科医生,擅长肾病治疗与管理的林智郡副主任医师介绍,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偏高可能与汕头人多吃海鲜、腌制咸菜,以及不加辨症滥服中草药有关。当慢性肾脏病进展成为尿毒症时,肾脏已无法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这时便需要进行透析。
据介绍,在临床中,尿毒症患者主要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两种常见方式。其中,腹膜透析患者可以居家治疗,但是腹膜透析导管却非常容易出现出口处感染或隧道感染,从而发生危险。而血液透析患者随着透析年限的延长,自体血管资源逐渐趋于枯竭,尤其是高龄、糖尿病、血管硬化等患者,往往缺乏合适的血管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导致无法进行血液透析。
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他们解决问题呢?近期,全科医学科就开展了腹透隧道改道技术、“即穿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等多个院内创新术式。
日前,汕大医附二院就收治了一名长期腹透患者吴阿姨。近一年来她的腹透管道出口部位反复出现感染,导管周边皮肤红斑、大量脓性分泌物、疼痛等问题时常困扰着吴阿姨。经过全面评估准备,全科医学科团队摒弃了国内常用的在原处拔管同时置入新的腹膜透析导管的方法,为吴阿姨施行腹膜透析隧道重建术,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手术痛苦。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长期血透病人陈阿姨身上。陈阿姨今年76岁,患有高血压和梗阻性肾病多年,继发肾衰尿毒症,需长期坚持透析治疗。但由于自体血管条件较差,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且因反复留置临时透析导管出现静脉血管狭窄,甚至出现导管感染致病情恶化,导致血液透析无法正常进行。在全科医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手术团队为陈阿姨施行“即穿型”人造血管内瘘成形术。通过隧道器在陈阿姨皮下置入人工血管,建立新的血管通路,仅用2小时便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当天,陈阿姨即可进行透析穿刺治疗。
除了在肾病领域积极开展创新术式外,汕大医附二院全科医学科还完善了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管理新方式、治疗新术式。
“我们还将不断精进医疗技术和服务,每周的专科交流学习会我们可是一场也不落下!”林小荣介绍道,科室还利用每周周一、周五交班时间作为科室的学习时间,动员科室医护团队成员结合各自专业领域轮流授课,提升科室医疗和护理水平,让病人享受到高效、精准的诊疗服务。她表示,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发挥好全科医学科特色,不断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