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符合大众口味的 就是好味道”

日期:03-27
字号:
版面:遂溪视窗·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在遂溪县河头镇的农田里,成片甘薯正茁壮成长。在这里,甘薯种类繁多,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这里种植的大部分是一只被取名为“金枫蜜薯”的新品种。

    “甘薯的行情每年都在变化,库存、南北方的总种植面积、市场风向等都在影响甘薯的价格。因此,甘薯的种植拼的除了资本,更是经验。”广东骏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兼遂溪县番薯协会理事陈李荣说。

    艰辛试种

    “金枫蜜薯”落户遂溪

    今年是陈李荣从事甘薯种植的第九年。近年来,他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土壤环境中试种“金枫蜜薯”,终于在云南实现了突破。而后他将他的经验和技术带回遂溪,助力遂溪的甘薯产业日益壮大,每当收成的时候,会有将近500名工人在他的种植地里忙碌。

    如今,甘薯种植在遂溪如火如荼,目睹了甘薯从昔日无人问津的“土疙瘩”逐渐成长为遂溪的“致富薯”,陈李荣在欣喜之余也多了一份谨慎。“很多人都觉得种甘薯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便有很多不懂行情的人也投身来做。”

    在陈李荣看来,甘薯种植充满了学问,严格控制成本、判断市场走向、产品保质保量等都需要多年的经验和积累,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并不容易。“就以我们的‘金枫蜜薯’为例,该品种的特性是对天气变化异常敏感,出品极其不稳定,要在种植选址、成本控制、农田管理等方面层层把关,不是把苗种下去就万事大吉了。”陈李荣说。

    “金枫蜜薯”的开发过程充满了艰辛。据陈李荣描述,为了找到该品种合适的种植环境,他长途驾车,在安徽、河南、河北、新疆、内蒙古、海南、广东、福建、云南九个地方进行了试种,最后,只有云南试种的甘薯,在产量、质量和品相的稳定性上能满足陈李荣的要求。

    在成功的一批“金枫蜜薯”被采摘后,陈李荣将甘薯送给全国各地的朋友,并将它们送到农副产品博览会上与其他品类的甘薯进行比较。当收到了一阵又一阵的好评后,陈李荣终于觉得“成了”。“只要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就一定是好味道。”陈李荣说。

    对于陈李荣而言,家乡遂溪地处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能让“金枫蜜薯”在遂溪种植一直以来都是陈李荣的心愿。在云南取得成功后,陈李荣因地制宜,逐渐摸索出一套与雷州半岛气候相配套的种植“金枫蜜薯”的方法,终于在遂溪杨柑镇、河头镇,雷州客路镇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种植。

    合作共赢

    诚信经营打响名声

    “金枫蜜薯”成功“落户”遂溪也使陈李华得到了来自北方种植户的注意。河南、山东等地的甘薯种植户积极与陈李荣展开沟通,打造合作种植新模式。然而,湛江的土壤温度较高,土地养分“下落上蒸”,较容易流失,且容易滋生虫类,外地种植户原有的种植方法在湛江并不适配。

    陈李华积极发挥本土优势,将本土的种植方法和管理办法融入南北合作,帮助外地种植户实现多产优产。同时,他始终秉持着“诚信第一”的合作精神,对于土地里比预估数量多产出来的甘薯,他都全部交付给外地商家,在外地种植行业打响了名声。

    “之前有一批甘薯原先谈好了预计能装21车货,最后却足足装了26车,我也全部交付给客户,我就是这样慢慢地获得了他们的认可。”陈李荣说。陈李荣“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也与遂溪县番薯协会的发展理念相契合。

    2023年9月,遂溪县番薯协会成立。在陈李荣看来,遂溪县番薯协会发挥平台作用,服务会员,抱团发展,为会员增收、产业增效做努力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他表示,遂溪县番薯协会的成立是大势所趋,也是合作共赢之路。但是协会的发展不是一日之计,需要人才的落地和政策的持续帮扶,才能助力遂溪甘薯附加值提升,进一步推动“小甘薯”变成大产业。

    陈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