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营商改革之新 解码城市治理之智
日期:03-27
3月25日,“数·质——深圳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经验交流大会”成功落下帷幕。
大会现场,南方报业联合智库机构发布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包括《2023粤港澳大湾区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报告》《深圳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研究报告2023》《数·质——第六届“圳治”调研报告》《深圳金融扶持实体经济调研报告》。这些通过一线走访调研形成的报告,分别从大湾区营商环境、深圳营商改革创新、深圳基层治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四个方面探讨和建言深圳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徐烜和
聚焦营商环境之优
大会发布《2023粤港澳大湾区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报告》。报告响应国家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部署,深入探索大湾区营商环境与全球一流的对标与对接之路,旨在助推大湾区城市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民营经济营商环境。
该报告提出了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策略:首先,发挥粤港澳“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协同港澳、联通国际,助力广东对标国际、对接港澳营商规则;其次,发挥参与国际营商规则制定的经验,服务各地对标国际;最后,要发挥粤港澳行业组织智库功能,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南方日报联合普华永道中国、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发布《深圳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研究报告2023》。报告旨在深入深圳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一线,听取反馈企业和群众关心关切的痛点、难点、堵点,检验深圳营商环境改革举措的成效,促进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前期调研共历时近4个月,征集超过200个案例,开展20余场次线下政企调研。报告共精选134件案例,涵盖深圳市各级各部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实施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工作的机构。
该报告指出,在2023年全球经济、社会、产业发展背景和本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下,深圳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呈现出五个结合的特点:全球对标与本土实践相结合,宏观促进与微观疏堵相结合,企业关切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普惠政策与服务精细相结合,机构下沉与技术便利相结合。报告还结合市场关切和企业痛点提出稳商、破壁、政策、普惠、减负、监管、出海共七方面建议。
解码深圳治理之智
《数·质——第六届“圳治”调研报告》则基于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着眼于数字治理这一课题,探索深圳基于发达的信息技术产业,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的实践。
该报告从深圳数字治理的现状及成果、经验与启示、挑战与对策以及实践等方面,对深圳数字治理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全面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深圳城市数字治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报告认为,深圳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是系统提升城市风险防控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助力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的有效支撑,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探索金融服务经济之效
《深圳2023年度金融扶持实体经济调研报告》指出,经过多年调研观察,当前深圳针对成熟期企业愈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建立一整套服务体系,统筹各类的金融资源、产品服务和渠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产融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五大建议:一是提质效,银行随借随还还能立即再借;二是构体系,即进一步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与体系;三是强配套,不断增强本地评估机构配套建设;四是优体验,要简化线上平台的使用门槛;五是助开放,要以更加丰富的跨境金融满足企业发展海外项目。
近年来,南方日报持续向社会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特色型的智慧服务,将媒体功能由单纯的信息传播向思想挖掘、战略研判、方案供给、价值传递延伸。未来,南方日报还将继续做好融媒和智库转型实践,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贡献媒体力量。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鲁力